资源描述:
《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定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定与防治 大约十年前,Neuhauser等提出了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vertigo,MV)的概念[1,2],至今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3-7].由于MV可以只表现为单纯的眩晕(伴头痛或者不伴头痛),因此不能简单的视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典型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伴有偏头痛及偏头痛史,比较容易区分.但是对于一些非伴头痛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由于临床特征的相似,易与美尼尔症混淆.本研究通过对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的简单鉴定,并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内
2、科及五官科门诊中能够坚持用药并能定期随访的对非伴头痛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共入选48例,男性20例,年龄22-56岁,女性28例,年龄28-76岁,平均(48.50±14.56)岁.治疗组24例患者,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78±14.28)岁,其中伴随有偏头痛先兆的患者12例,有一定诱发因素的患者6例,家庭中有人有偏头痛史的有2例,有高频区听力下降且之前在五官科治疗美尼尔症无效的患者4例;对照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22±15.66)岁,其中伴随有偏头痛先兆的患者16例,有一定诱发因素的患者2例,家族中有
3、偏头痛史的有4例,有高频区听力下降且之前在五官科治疗美尼尔症无效的患者2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以及一般资料的差异均具有可比性. 1.1.1入选标准:年龄≥18岁;符合Neuhauser[5]诊断标准:中度以上的前庭症状发作(前庭症状指旋转性眩晕、其他自身或外界物体移动的幻觉、位置性眩晕、头部运动不耐受等);患者可以有以下因素:①畏光、畏声、视觉等偏头痛先兆;②听力高频区下降(经五官科治疗无效);③具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特定的食物、睡眠差、激素改变等;④患者直系家属中有偏头痛病史.其中具有因素者为明确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其余因素的患者为可能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 1.1.
4、2排除标准:①对氟桂利嗪成分过敏患者;②患者眩晕发作时伴有头痛症状;③其他眩晕症患者,如:中耳炎,美尼尔病,严重颈椎病等;④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慢性严重感染、糖尿病、精神病、吸毒、酗酒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不按医嘱用药及不能定期随访者;⑦其他研究者认为不宜入选的原因. 1.2研究方法:患者被随机分配入两个平行组.预防治疗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商品名: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65岁以上患者5mg/次,65岁以下患者10mg/次,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商品名:敏使朗,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12mg/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
5、为8周. 停药两周后进行随访.此外,选取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查看是否存在相关联系.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眩晕的程度评分,分为三级进行评估.轻度(1分):发作性眩晕,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中度(2分):影响日常的工作,但是部分生活可以自理;重度(3分):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需要卧床休息. ②疗效判定评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①缓解:1个月内无眩晕发作;②显效:1个月内眩晕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③有效:1个月内眩晕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5%,但<50%;④无效:1个月内眩晕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25%;将缓解、显效2个等级
6、视为总体有效.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疗效评价. 1.4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治疗前后对本研究两组中明确的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并观察结果.检测方法:采用美国LKC公司生产的UTAS-E3000视觉电位诱发系统.刺激条件:使用19英寸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屏幕亮度最高80ed/m,对比度为97%)进行全视野刺激.选用黑白棋盘格式翻转图形作为刺激图形,固视点为中央红点.相关参数: 最大放大倍数为100K,低频截止为1Hz,50Hz作为高频截止.选择1.5Hz作为刺激频率.按照相关说明书,对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其中患者的检查距离10cm,让30度和
7、60度的视觉的刺激图形叠加刺激各50次.记录两次检测的结果.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数据采用X2和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眩晕程度评分分别为(0.71±0.81)和(1.89±0.69),预防性治疗下,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相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1),详见表1. 此外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0/2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