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青岛,浓浓民俗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

ID:9411715

大小: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_第1页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_第2页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_第3页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_第4页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悠悠青岛,浓浓民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悠悠青岛浓浓民俗——论青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区位简介青岛是个移民城市,一方面她地处孔孟之乡,人们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讲求仁义礼让,推崇友善忠孝,性格热情豪爽。另一方面,因地处沿海,较多地接触外来文化,人们思想较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市民文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创新性和兼容性,加之现代工业社会强大的影响力,使传统民俗在日常生活中作用趋弱。但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作为一定范围内人们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规范,传统民族也有其生命力。青岛向世界展示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能够反映青岛一

2、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还有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及各种民族文化节等。。   近年来,青岛地区还不断地形成一些新的民俗,新民俗是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平度大泽山的葡萄节、青岛市区的海云庵糖球会、元宵山会、清溪庵萝卜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之夏艺术节、青岛海之情旅游节等一些新的民俗活动,都对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着积极影响。民俗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亦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青岛民俗也和全国各族、各地的民俗一样,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二.民俗旅游资源分类介绍在民间艺术游艺

3、方面,青岛富有自己的东西,以下民俗旅游资源简介1.青岛萝卜会        每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一举办庙会。清溪庵故址在今市北区道口路,建于元代,原称玉皇庙,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有庙会。旧俗立春吃萝卜,称咬春,庙会期正在立春前后,因过去此地出产萝卜,逢庙会时买卖萝卜者众多,故庙会亦被称为萝卜会。后庙宇被毁,但庙会延续至今。届时沿途彩灯高悬,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等各种杂耍争相献艺。来自青岛各地的摊贩云集,人流如潮,各种土特产品、日用百货、民间工艺品、风味小吃,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青红萝卜,遍布大街小巷。近年来,又举行了现场雕刻比赛和萝卜艺术雕刻展览会2.海云庵糖球会国家重点旅游项目。自明代起每年

4、正月十六第一个大潮日,海云庵都举办庙会,人们纷纷赶来进香,商贩在庙周围设摊叫卖,尤以山楂、软枣、山药等各类糖球为多,各地民间艺人也在此跑旱船、踩高跷,演唱柳腔剧、茂腔剧等,赶会的人多达数万,形成传统节会。1990年由四方区人民政府恢复,并融经贸和文娱活动为一体,每年自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逢会。1991年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之一。至2008年,已举办18届。每届参加人数均在数十万人以上,成为青岛市区最大的传统节会。3.胶州新春会     胶州秧歌是流行百多年的民间歌舞。俗称扭断腰、三道湾。源于胶州。清乾隆年间,胶州包烟屯村赵姓、马姓两家,往关东逃荒途中,乞讨卖唱,逐步形成一种边舞边

5、唱的形式,回乡后经历代相传,不断改进,形成胶州秧歌的雏形。与秧歌相呼应的是胶澳锣鼓,民间锣鼓艺术历史悠久,鼓曲优美,段落丰富,节奏明快,欢腾豪放,深受齐鲁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民间具有独特风格。另设计兴起了海云锣鼓等。逢喜庆时,秧歌队]走街串巷到处演出,受到人们欢迎,在国内较有影响。胶州大秧歌又叫地秧歌,讲究舞蹈程式和配器。即墨秧歌,唱舞重,场面巧妙多变。崂山秧歌多取材戏曲故事,风趣幽默。胶南秧歌以民间小戏、折子戏见长,生动活泼。 至90年代共发掘整理出35个秧歌剧本,每年正月举办胶州秧歌会,参加人数达数万人.4.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全市性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以啤酒为媒介,融经 

6、贸、旅游、科技、文化、体育等于一体,突出青岛特色和群众娱乐性,增加青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第一届于1991年6月---30日在中山公园举行,省内外40多个生产家携酒参展,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商参加了展销和交流,30多万市民和国内外旅客参加节庆活动,其间还举办了中外啤酒饮料技术讲座与交流、时装表演、文艺晚会、海上风光游览等活动。进入21世纪,青岛啤酒节以发展成为世界盛会。  5.崂山道乐历史上,以太清宫为中心的各庙观道士,多习武传玄,鼓琴书写,此时,各方的文人雅士及一些琴曲专家也来崂山参访。鹤山的遇真庵、太清宫、白云洞,形成三个道乐中心,除继承了明

7、代所传的功课经曲外,还大兴古琴乐,而外山的天后宫、百福庵等庙则是应风乐的活动中心。此后,经各派道家人士的传承,部分经曲和鼓琴曲等流传下来。6.民间戏曲——柳腔柳腔这一地方剧种形成于即墨,流行于胶东半岛,是由本肘鼓演变而来,流传到即墨后,融合当地民间小调而成的一种唱腔。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有专业团体演出,亦受人们欢迎。  柳腔演员化妆的服饰和脸谱也没有严格规定。演唱者于农闲时节日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划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