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

ID:940737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_第1页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_第2页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_第3页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_第4页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村里“小书记” 奔康路上“大作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贫困村里“小书记”奔康路上“大作为”  中保网讯【宋恩】  “谁能想象,一名中国人保财险的员工,能撑起这么大一摊子事,现在且木村群众的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被他带动起来了!”提起沈杰,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阿尔乡党委书记米加军拍案叫绝,满是钦佩。  沈杰是中国人保财险凉山分公司派驻甘洛县阿尔乡且木村的第一书记,自2015年10月驻村帮扶以来,不断摸底走访,全力为民谋实事办好事,已是名不虚传的“扶贫通”了,对全村农户情况了然于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更是洞若观火。  且木村位于四川凉山州甘洛县东南部,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370户15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53人,以玉米、水稻种植为

2、主要生活来源,交通条件差、收入单一,是典型的贫困村之一。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且木村成功摘掉“贫困村”帽子,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融入群众真帮扶  “要让群众相信你,先要让群众了解你。”作为土生土长的凉山人,沈杰虽然对贫困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当他深入了解且木村时才发现,现状要比想象残酷的多,且木村基础设施滞后、无特色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生活困苦窘迫,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走在田间地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分公司党委为助驻村第一书记走好先手棋。得知老党员、老组长格以阿卡子等五户极贫户,无力自筹资金进行危房房改造,分公司

3、党委研究决定,凉山分公司投入农房改造资金5万元,党委班子四位班子成员捐款万元,资助其农房改造,在党委班子的率先垂范下,广大干部员工纷纷参与的扶贫帮扶中来,捐赠保费2万多元,为建卡贫困户购买政策性农险,以及“惠农保”—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农房险,“一村一幼”学生(儿童)安康险。  “我深知这是一场硬仗,想要打赢非常艰难,但是既然我来了,有了分公司党委及全体员工的支持,就没有打算无功而返,这里就是我的家。”为了迅速融入村民的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他五天一个大会,两天一个小会,天天走进农户宣导,讲健康文明生活习惯,讲禁毒防艾知识,面对村民的质疑,他不为所动,坚定信念,诲人不倦地宣讲。刚

4、开始人们比较反感,觉得这个沈书记“没事找事”,但讲多了、讲久了,群众看到了他的诚意,逐渐接受了这个外来的第一书记,潜移默化当中思想上也受到了改变。  抓好党建激活力  沈杰到新岗位后,针对且木村贫困户脱贫奔康主体意识不强,生活卫生习惯不健康等问题,决定从宣传发动入手,从群众身边事做起,让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推进精准脱贫的决心,看到人保驻村第一书记改变村落后贫穷现状的决心,进而激发出贫困户的脱贫奔康热情。  为激发支部活力,他先后协调资金87万元,实施了村活动室升级改造,建成了“九有”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室、卫生室、文体场所、2个幼教点。同时,深入开展“四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认真落

5、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共召开各类会议20余场次;并由党支部带头宣传引导并发动“家支”头人参与制定以遵循依法治村、倡导移风易俗、鼓励勤劳致富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好习惯。  此外,他为23名党员量身定做脱贫攻坚、文明新风等10类特色岗位,并以“1+X”模式全覆盖结对帮扶23户贫困户,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并组织党员带头学、党员结对帮扶学,运用身边事例、正反典型,开展集中学习讨论10余次,帮助党员深化思想认识。  为激发群众活力,他积极组织开展为民解难活动,认真执行村干部轮流坐班集中办公制度,全面推行上门盖章、全程代办等零距离服务举措,用实际行动服务群

6、众、改善民生,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0余件,使群众心往组织靠、力往支部聚。  培育产业促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夯实贫困户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基础,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主战场,走好这步棋,脱贫奔康目标方可为。”这是沈杰履职前,分公司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叮嘱最多的一句话。沈杰心领神会,为了抓好产业发展,他反反复复跑到田间地头向群众收集意见,积极与村“两委”商量,制定了《且木村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见机行事、种养结合、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经果、蔬菜、大蒜、家禽、牛羊“五业共育”发展思路。  为了培养本地人才,沈

7、杰创建了且木村优秀青年人才库,入库人员达180人,储备、培养村干部后备人才6名;先后组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14人到外县学习考察了2次,将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带回了且木村;积极邀请县农牧专家、致富能手、养殖大户和乡内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务工技能、经验交流等精品培训14期,培训人次近800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资源、远程教育站点,通过农民夜校学习,每月开展2次常态培训。  长期从事保险工作的他也懂得,产业发展靠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还要整合资源,防范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