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05932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分析及教育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开心窗携手健康——小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分析及教育策略【摘要】自卑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父母、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本文以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的自卑心理为例,从个体、家庭、学校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变形象法、发挥长处法、降低追求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关键词】自卑智爱改变形象储蓄成功自卑,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与品质做出偏低评价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人格上的
2、缺陷,也是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内疚、害羞、不安、忧郁、失望等。自卑容易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心理存在。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在后天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来讲,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缺陷或屡遭失败造成的。一个孩子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严重的会使他丧失进取精神,甚至会毁掉他的自尊
3、心、自信心。一、个案介绍小奖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学没多久我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他平时的表现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安静。自开学以来,每天来“告状”的孩子络绎不绝,但是从没有学生来说他的不是,也从没听见他来告诉我别人的不是。他上课从不举手,但也从不违反纪律,甚至没见他在上课做过小动作,两手叠放的姿势能保持整整四十分钟,这对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课后则一个人呆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愿加入到其他同学当中,这完全不符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最让人心疼的是,每每在路上与我相遇,
4、其他学生都是开心地大喊:“老师好!”在刚入学不久的他们看来能和老师碰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他却是远远地看见我就把头低下,到了我眼前,他那小脑袋和身体就已经成90°角了,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低着头很小声地回答我一声。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多次进行单独交流,我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单纯的内向,而是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二、个案分析1、家庭因素:自从发现小奖存在自卑心理后,我多次找他妈妈谈话,希望能找出问题的突破口。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小奖还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姐姐和一个双胞胎哥哥。虽然是双胞胎,但身体状况却大不相同,哥
5、哥结实健康,弟弟却从小体弱多病,还动过一次大手术,不能进行剧烈活动。因此,妈妈对小奖格外爱护,兄弟俩出现争执,妈妈也总是偏袒弟弟。并且,因为怕小奖的身体吃不消,妈妈常常让他坐在家里,不让他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玩。到学校上学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别到处乱跑。妈妈的行为话语就像一个圈,这个圈把小奖和哥哥姐姐、同学同伴隔得远远的,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敢与人交往,甚至觉得没有资格与人交往,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对自己毫无信心。2.自
6、身因素: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理性化、客观化,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处理事物。受小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很难使他们避免产生偏激的一面,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客观条件或者其它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时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小奖一米零九的身高是班里最矮的
7、,但他其实已经有9周岁了,比班里的其他孩子要大两三岁。再加上他是贵州人,这些与同伴不同的地方,都在他那小小的心房中压成了一些重量,所以,即使有时不用妈妈的叮嘱他自己就会乖乖地坐在位子上,并且表现出一副郁郁寡欢、自卑沉默的样子。他的这些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期中拼音过关测试(口语)他只考了20分,这与他不愿张口有很大的关系。3.环境因素小奖平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我们一年级1班这个班集体。这些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升到了小学,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每天围着我问这问那。而且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
8、小事情到我这里来“告状”,对于与同学相处,正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人发现有个小小的小男孩每天都低着头不敢和他们说话。虽然大部分孩子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但如果一旦这个学生不愿搭理,他们便理解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马上去找其他愿意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这也是受到了儿童认识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他会离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他的自卑心理。三、教育策略自卑与自信都是后天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改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