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88859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浅析保险服务的改进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保险服务的改进与创新浅析保险服务的改进与创新 对现阶段的保险企业而言,保险服务改进是根本,必须大力加强保险服务改进工作。加强保险服务改进工作要做到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是要注重服务细节改进,在每一服务环节的细枝末节上力求完善。如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大堂柜面午休值班制度,方便客户在休息时间办理业务,这就是很好的服务细节改进的例子。从大处着眼,就是要培育大服务观念,从整体上改进和改善服务,要求全员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无论是承保部门、理赔部门的员工,还是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和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员工,
2、都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培育客户忠诚度为服务目标,使客户从投保开始到保险责任终止,都能享受到连续、优质、高效地保险服务。 目前,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多种融资渠道的组建、金融保险企业的混业经营等方式的出现,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服务创新正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保险公司在完善保险基础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做好保险服务改进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大力加强保险服务创新工作。 ****理财网网保险专家表示,保险服务创新涉及到保险公司工作的各个方面,创新内容广,创新形式多。如:可围
3、绕整条服务链,逐步向外扩展链接创新服务;也可从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制度以及延伸服务领域等方面思考服务创新之道。近年来,保险服务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屡见不鲜,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都多有涉足。保险服务创新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落脚点却要侧重于一个群体——优质客户。 这里所指的优质客户,是指那些长期不出险的客户,这是与出险客户相对而言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客户中多为长期客户甚至终身客户,买保险20年,20年从没出过险,这类客户绝对不在少数。保险公司现在已基本做到了理赔不再难,理赔工作已从过去的“找理由不赔”变成了现
4、在的“找理由赔”,使出险客户都享受到了满意的服务。而长期不出险的客户,现在的情况是反而得不到保险公司的任何服务,这是不正常的,要知道他们才是保险公司的优质客户,是他们带给保险公司丰厚的利润,他们才是最有资格获得保险公司优质服务的。“上帝”不爽是因为保险公司的服务没有做好,保险公司是要考虑服务创新了——对长期不出险的优质客户的服务创新。 如何对长期不出险的优质客户进行服务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资源优势提供创新服务。****理财网网保险专家表示,保险公司其实拥有很多的资源优势,如拥有充足的客户资源,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拥有强大的财务资源
5、。保险公司应该用心开发这些资源,致力进行服务创新。如今社会上流行一商业新词——“秒团族”,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本地“秒团”式团购网站,这些网站模式相仿,团购的物品涉及美食、美容、健身、娱乐、保健等,网友能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团购并获得优惠券,网站每天推出新的团购产品,更新的时间是在每晚零点,部分商品带有“秒杀”的性质。“秒团族”的出现提醒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优势,与相关大商家、大超市洽谈,让大商家、大超市让利,定期组织客户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团购活动,这样既服务了客户,又给商家、超市带来生意,保险公司还可借机对客户进行
6、二次开发,甚至借机与商家、超市洽谈相关业务,一举三得。这就是保险公司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优势进行的服务创新。又如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些有关投资咨询、理财顾问、信息交流及定期免费体检、健康咨询、附加康复护理等服务。再如利用自身的财务资源优势,可以建立自己的急救医院、康复中心等,让客户在那里享受优惠的服务甚至免费疗养。 ****理财网网保险专家介绍说,客户的需求是无限的,保险服务改进是满足需求,保险服务创新是创造需求。保险公司要把服务改进与服务创新严格区分开来,正确认识与准确理解服务改进与服务创新的区别,从服务改进满足客户需求开
7、始,找到市场上的供需契合点,逐渐过渡到服务创新创造客户需求,以实现客户对于更高品质服务的种种需求,促进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和谐发展。****理财网网保险专家表示,把服务做好了,就更多的人相信、信任,就能带来转介绍客户的机会,人与人这份信任是可以一直延续的。信任越大,服务越好,感恩就多,机会也就更多了。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
8、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