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ID:9374411

大小:504.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9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224期第8期20O8年8月贵州社会科学GuizhouSocialScienceSV01.224,No.8August.2O8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鼯屯(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改革开放30年,其实质在于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次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研究在逐步深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策设计更加合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经济界与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关键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24(2008)08一082一087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全党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后,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

3、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几乎贯穿改革开放近30年历程的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该主题,理论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研究热潮,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第二次历史性转变是以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标志,当前正处于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热潮中。纵观改革开放30年,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思想上基本形成了共识,在理论研究上明确了思路,在政策上出台了一些举措,可从实施

4、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基于发展观念、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还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能源高消耗矛盾突出等新问题,使得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积累的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解决的难度加大,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因此,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历程为序,总体梳理并及时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并使之在新时期稳步推进,对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规律,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理论意义与

5、现实价值均十分重大。一、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历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国民经作者简介:唐龙,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第8期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83济增长方式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指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理论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关注,始于

6、20世纪50年代。①但其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事实上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根据认识高度的提升,将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力于提高经济效率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979~1992年)。这一阶段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关注,起因于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如何提高资源使用的方式与效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要求各项经济工作要“讲求经济效益”。基于对当时提高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80年代初的大多数学者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的焦点聚集到对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之问关系的探讨,着

7、力于主张并论证经济增长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学术界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对当时政府的决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新方针》提出国民经济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中共十二大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中共十三大提出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一时期,围绕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统筹兼

8、顾速度与效益间的关系,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相关政策中虽然没有采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已经正式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大起大落、严重通货膨胀等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