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

ID:9372636

大小:157.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9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_第1页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_第2页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_第3页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_第4页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寺院的茶筵_茶会和茶汤礼_周建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期湖南城市学院学报Vol.33No.12012年1月JOURNALOFHUNANCITYUNIVERSITYJan.2012唐宋寺院的茶筵﹑茶会和茶汤礼周建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摘要:唐代社会饮茶风气盛行,禅宗僧人在其中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唐宋时期寺院的饮茶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交际式的“茶筵”;二是礼仪式的“茶会”。茶筵起于唐,由文人茶宴转化而来,形式较为自由;茶会盛于宋以后,模仿世俗社会的礼制,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唐宋时期寺院“茶筵”、“茶会”和“茶汤礼”的沿革演变,反映出唐宋禅宗的世俗化转变已由思想文化而深入到制度文化的层面。关键词:茶筵;茶

2、会;茶汤礼;禅宗;世俗化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942(2012)01–0031–05中国茶文化与佛教有深厚的渊源,唐代的饮早期的禅宗语录《祖堂集》中记载了大量与茶有茶风气由南方而传播到北方,禅宗僧人在其中起关的禅语,重要者有天皇道悟﹑云岩昙晟﹑洞山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赵州禅师著名的禅良价﹑雪峰义存等人。南宗禅北传建立临济宗之语“吃茶去”,更是为后世禅僧和文人一再引用,后,饮茶的风气也随之盛行于北方。《新唐书·藩形成了禅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茶禅一味”理论。镇传》记载,晚唐时的藩镇军阀刘仁恭为了从茶在饮茶风气的普及过程中,唐宋禅门在日常生活贸易中获利,

3、曾禁止南方茶进入幽州地区。这说中有“茶会”(或称“茶汤会”)﹑“茶筵”,并形明当时北方的饮茶风气已不亚于南方。成了一套以辨识上下等级秩序为宗旨的“茶汤唐宋时期寺院盛行饮茶,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礼”。简单而言,“茶筵”起于唐,重人际交往而茶﹑饮茶技术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以形式松散;“茶会”盛于宋,重辨别礼仪而程序严饮茶为中心的“茶会”为僧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谨。禅宗清规中所记载的“茶汤礼”多与“茶(汤)交际场合。随着饮茶风气的普及,唐代文人常举会”相关。从“茶筵”、“茶会”和“茶汤礼”的行“茶宴”,以茶代酒,以追求一种高雅清谈的趣沿革演变,可以看出唐宋禅宗的世俗化转向程度。味。这种风尚进

4、入寺院以后,遂演变为“茶筵”。寺院茶筵是以茶为主,在饮茶的同时还以相应的一、唐宋寺院的“茶筵”食品款待宾主。如《碧岩录》记载:“投子一日为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人饮茶风气滥觞于汉赵州置茶筵相待,自过蒸饼与赵州,州不管。投[2]178代,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于南方,唐代时才由南方子令行者过胡饼与赵州,州礼行者三拜。”而传播到北方,从而普及到全国。《封氏闻见记》宋代契嵩明教《镡津文集》卷10有《退金山茶筵》卷六《饮茶》一文中说:“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一文,其中说“适早监寺至辱牋命,就所栖以预[3]702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精馔”,也说明茶筵和世俗的酒筵一样,是有学禅务于不寐,

5、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食品预备的。茶筵不仅在寺院举行,成员也不限[1]125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僧人,有时世俗的佛教信徒也举办茶筵,以招按《宋高僧传·习禅篇》有“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待僧人并联络感情,如《玄沙师备禅师广录》卷师”,为禅宗北宗神秀之弟子,住泰山,年九十一2载:“一日,王太尉差人送书请师与招庆茶筵。而终,与《封氏闻见记》所说的“降魔师”当为师向送状人语:传语太尉云,便是吃茶了也。太[4]16同一人。不仅禅宗北宗僧人要以饮茶来破除坐禅尉却差人传语:谢大师到来。”《联灯会要》过程中的昏沉,南宗僧人也要以饮茶来增进禅思,卷26也有南唐李后主为法眼禅师开设茶筵

6、的记收稿日期:2011-09-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9BZJ003)作者简介:周建刚(1971-),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32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载。“茶筵”这种形式在明清时期还有流传,如明新入寺或外来的僧人,款待的礼节为“只一次烧[7]536末天界觉浪禅师的《语录》中就专门有《茶筵法香,普同问讯,并合一茶一汤”。宋代寺院中语》1卷。的“汤”应为一种养生药汤,在宋代社会中广泛唐宋时期寺院茶筵的功能主要以联系僧俗内流行,与茶同为敬客之礼,有所谓“客来敬茶,外的感情为主,有时也以之为参禅说法的场合。送客点汤”的说法。寺院中的茶和汤

7、虽有区别,《景德传灯录》卷24载,“(清凉文益)至临川,但举行茶会或汤会的礼节却大致相同,在《禅苑州牧请住崇寿院。初开堂,日中坐茶筵未起,四清规》中泛称为“赴茶汤”,茶会或汤会的榜文也[5]398众先围绕法座。⋯⋯少顷升座。”《列祖提纲统称为“茶汤榜”。录》卷27云:“雪窦显禅师到秀州,百万道者备宋代的寺院茶会有一整套程序,事先要张贴[6]216茶筵,请升座。”这都是以茶筵为说法的场合。茶榜,然后定期击鼓召集僧众举行茶会,茶会举明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