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

ID:9372182

大小:204.2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9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_第1页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_第2页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_第3页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_第4页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经济2005.1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X吴兴陆亓名杰内容提要:调查发现,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这反映出迁移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是吸引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直接动因,但农民工的迁移决策,特别是持久性迁移决策更多地受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本文依据对浙江省农民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关键词:农民工迁移城市社会文化因素一、引言国内外关于农村人口迁移的研究,大都是基于托达罗的城乡预期收入差理论,认为只要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期存在,城市的拉力和农村

2、的推力必然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这对于解释当前农民工迁移现象的确具有一般的解释力。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0,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的城乡人均收入比不仅超过了2.0,而且还呈不断增大之势,由1995年的2.47上升到2002年的3.1。这种持续扩大的预期收入差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不断地涌入城市的直接动因。然而,预期收入差尚不能完全解释农民工迁移决策、特别是持久性迁移决策的内在动因。很多调查显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例如,一项对北京农民工未来打算的调查表明(李强,2003),只有25

3、.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有定居城市的意愿。另据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大约有5000万~6000万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但只有1000万~1500万人口(即约20%)成为持久性迁移者而长久居住在城市(WuandZhou,1996)。这一现象表明,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分析应从多角度进行。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异扩大。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在经济收入方面,也反映在医疗、教育、住房、文化娱乐等社会生活服务设施方面和就业、退休、失业保险、劳动保护、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方面,以及由于物质文化生活差异所导致的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文素质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4、等方面。经济收入差异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首要因素,同时,城乡社会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农民工流动和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X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农民工的流动机理与管理对策研究0子课题三的部分内容。课题编号:Z01SH1;批准文号:(2001)13号。#26#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多从经济角度入手,事实上,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农民工的迁移决策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从农民工个体来看,当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他们要融入城市,实现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化,必然要经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适应过程(朱力,2002)。当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一份相对稳

5、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得以安身的居所时,他们才能在经济层面上留在城市继续生活。在完成了初步的生存适应后,农民工需要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必须经历的社会层面的适应阶段。只有农民工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情感上找到了归宿,才意味着农民工已从心理层面上适应了城市,真正融入了城市。心理适应的实质是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完全融入城市。目前,农民工经济层面的适应能力是较强的,所以,进城打工的农民,实现生存性适应的过程是比较快的。而要使他们在观念、心态、文化等方面融入城市,这是一个艰难的、相对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

6、既要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为之所吸引,也会时刻感受到城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种种排斥力量。农民工的迁移决策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较量中进行的。农民工能否在三个层面上适应城市社会,这既是农民工迁移决策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城市化、现代化和社会稳定发展的现实问题。二、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上述基本认识,为了深入研究浙江省农民工迁移的内在动力,笔者在浙江省范围进行了两¹次问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就城乡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显示,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民工流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一)城市、农村的拉力和推力因素在反映城市拉力的选

7、项中,选择的比例位于第2位(城市有更多发展机会)、第4位(想出来学技术)、第5位(向往城市生活)、第6位(为今后子女成长发展打基础)、第7位(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的5种因素作为社会文化因素,选择的比例合计高达55.7%(见表1)。在反映城市推力的选项中,选择比例位于第3位(与家人分离,难照顾家庭)、第4位(居住条件差)、第6位(受人歧视)、第7位(权益缺乏保障)、第8位(其他项)的5种因素均为社会、文化因素,选择的比例合计达62.2%。在农村的拉力因素中,选择比例位于第1位(与家人分离,难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