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

ID:9370083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9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_第1页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_第2页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_第3页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_第4页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王荣国 摘要马祖道一是有确凿记载可考的南禅宗僧人入闽传法的第一人。道一入闽传法,使南岳怀让禅系较青原行思禅系先传入福建并获得迅速发展,为福建成为我国晚唐南禅宗活跃之区奠定基础。关键词禅宗道一禅师南岳禅系闽中 道一(709~788年)为中晚唐之际的著名禅师,因俗姓马,时称”马祖道一”或”马祖”。有关他与福建禅宗的关系以及他所传南岳禅系在中晚唐福建的承传未有论及者。探讨这一问题,对福建禅宗史乃至中国禅宗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文拟就此陈述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一禅师肇化于建阳 福建建阳

2、佛迹岭应为道一禅师的肇化之地。据记载,道一为汉州什邡县(今四川广汉)人,幼年“削发于资州唐和尚,受具于渝州圆律师”[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上册,第221页。。后往湖南南岳习禅。怀让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公案开悟道一。[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第72页。但关于道一禅师出世传法于何处?史籍记载不一。唐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碑铭并序》载,道一“尝禅诵于抚之西里山,又南至于虔之龚公山”[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卷第二十八,第一页。。南唐静、筠二禅师的《祖堂

3、集》道一传载,道一弘法于江西。[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第260页。宋赞宁的《宋高僧传》道一传载,道一在怀让处得法后“遂于临川栖、南康龚公二山,所游无滞,随摄而化”[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第221页。。均不载道一禅师入闽之事。而宋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则载,道一“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上海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1909~1913年版,卷第六,第五十页。。就是说,道一首先入闽卓锡建阳(今建阳县)佛迹岭,尔后才移锡江西临川、南康。显然,《

4、景德传灯录》本传与《塔铭》以及《祖堂集》、《宋高僧传》本传所载不同。在这些史籍中,《景德传灯录》成书最晚,以常理论,其史料价值不及《塔铭》、《祖堂集》等。不过,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我们在《宋高僧传》志贤等传中却找到佐证。《宋高僧传》志贤传载:“天宝元年(742年),于本州佛迹岩承事道一禅师。”[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上册,第207页。这里的“本州”指“建州”,因志贤在俗为建阳人,建阳在唐代属建州。同书“道通传”载:道通“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

5、传》,上册,第226页。。同书“明觉传”亦载:“道一禅师于佛迹岭行禅法。”[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上册,第254页。这些记载与《景德传灯录》道一传所载同。又据《闽书·方域志》建阳县“仁义乡”条载:“崇泰里,……岭曰佛迹。”[明]何乔远撰,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闽书》校点组校点:《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册,第315页。又建阳县“佛迹岭”条载:“佛迹岭、唐马祖禅师出家始此。”[明]何乔远撰,《闽书》,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册,第329页。必须指出的是,引文中的“家”字似应为“世”字之

6、误。上述地方志记载表明:建阳县确实有佛迹岭。显然《闽书》所载与《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宋高僧传》志贤、道通、明觉诸传所载一致,足见道一禅师确实于天宝初年卓锡佛迹岭。(P.39)《宋高僧传》道通传载:天宝初年,“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一师于临川南康龚公山,亦影随而去”[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上册,第226页。。就是说,天宝初年,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岩聚徒传法,道通前往参谒,后道一移锡江西,道通也随之前往。说明道一是在南岳怀让禅师处得法后,“肇化”亦即出世传法建阳佛迹岭(岩),尔后才移锡江西的。同时也订证了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

7、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祖堂集》道一传、《宋高僧传》道一传记载的疏漏与失实。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是道一禅师于建阳佛迹岭传法在福建禅宗史上有何意义?换言之,就是要探讨在道一禅师入闽之前有没有曹溪慧能的弟子(道一属慧能的再传弟子)入闽传法?笔者披览佛教史籍,未见有这方面的史料,而于福建地方志则见到零星记载。梁克家《三山志》福清县“黄檗寺”条载:“贞元五年(789年),沙门正干尝从六祖学,既得其旨,乃辞去,祖送之曰:‘把菩(苦)即止’。干抵此乃安之,遂刨院,名‘般若台’,今十二祖师堂其地也。”[宋]梁克家:《寺观类四·僧寺》,《淳熙三山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8、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卷三十六,第484册,第603页。此后,《闽书·方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