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

ID:9306092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7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_第1页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_第2页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_第3页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_第4页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地农民生活困境 (石板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失地农民的社会困境分析(以石板村为例)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宜昌城市的迅速扩容,为配合西陵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规划,支持项目建设,大批企业在石板村安家落户,辖区现入驻的知名企业、专业市场有易中物流、国贸产业园、力帝机床、宜洋汽车后市场、三峡企业总部经济园、蓝天气体等民营企业30多家。大量项目的引进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被征用,许多过去依靠土地生存的石板村民转眼成为失地农民。作为过去一个拥有版图面积7.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0人的行政村,自2009年开发建设到现今,全村已经被征用土地累计2478.91亩,失地村民逐渐增多达47

2、0人。正文失地村民的安置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征地过程中的重点工作。虽然石板村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80号)、《关于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8号)、《宜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文件》、《西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土地方案的公告》等政策法规有关征地管理的规定和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失地村民进行妥善安置:集中建设高规格刘家湾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网络、天燃气、绿化、停车、消防、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为

3、失地村民统一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积极帮助失地村民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支持失地村民创业项目等,但是就笔者观察和分析,失地村民的生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失地农民的现实问题失地农民群体被经济生活边缘化而沦落为繁忙城市中的闲人,既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又可能因为生存没有保障而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其生命状态经常会成为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通过近年来对石板村失地村民的现实生活观察,发现普遍存在下列问题。(一)安置方式单一,失地村民受益有限1999年以后,国家对失地农民采取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予以安置,这种安置方式减轻了国土部门和用地单

4、位的工作量及安置带来的压力,失地农民也往往从眼前利益考虑,从而容易接受,但是这种一次性安置,逐渐露出了很多弊端。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收益的相对有限,与他们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形成矛盾。现行的征地制度使农民被排除在土地增值收益之外,补偿标准过低,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的生计问题。加之很多农民缺乏长远打算,坐吃山空,相当一部分人很快就落到了生活无着的困境。以石板村为例,石板村委会依照上级政府部门公告的征地补偿标准发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即土地补偿费按被征地统一年产值32497元∕公顷的10倍计算,人均为21600元﹨亩

5、,即:21600×70%×1.1=16632元,安置补偿费的标准同土地补偿费。绝大多数被征地村民得到的房屋补偿、青苗补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等各种款项,在用于安置房屋的装修之后,每户的所剩存款并不多(个别家庭除外)。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单依靠上述标准的安置补偿费很难维持长远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医疗费用以及突发事件。由于失地村民得到的补偿费用极为有限,而且也缺乏合理规划,一旦补偿的钱被花光,基本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时,生活就失去保障。即使村集体为失地村民统一购买了社会保险,但是那也是达到退休年龄之后的最低生活保障,并不是

6、长久之计。(二)生产、生活方式不能融入城市被征地农民失地之后,就不再从事他们原来熟悉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成为城市居民,可他们又不能够马上与城市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成为新的生产力,使自己成为真正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例如石板村的被征地农民,过去的生产方式以务农、柑橘、种菜、养殖等为主,但失地之后这些都与城市及科技无关,往往是他会的城市不要,城市要的他又不会,这极大地增加了就业难度;就生活方式而言,农耕的慢节奏与自由性不能融入城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过去大部分生活资料是自产的,而现在一切都要用交换来取得,每天都要拎着菜篮子去菜场

7、买菜;穿衣打扮也与过去不一样;过去村民之间经常在一起劳作,需要帮忙的家务事也多,经常串门,维持彼此的社群关系,而现在脱离土地、农活,交际需求也没有过去那么频繁,各自基本上都呆在家里或者外出打零工。就笔者所了解的大部分失地村民在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适应症状。(三)经济来源不稳定,再就业困难失地就等于失去了以往传统的就业方式,过去的种植养殖技能因失地而无用,新的技能对中老年失地农民而言过于艰巨而不易获得。目前,笔者在石板村调研发现,失地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失地农民(320人)再就业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有13

8、0人选择从事保安、门卫、物管等简单工作,这些工作替代性强、稳定性差、职业地位低;第二、有80人选择打麻将,这些人把打麻将当成了一种职业,认为小赌可以养家糊口,大赌可以发家致富;第三、剩余110人选择坐吃补偿,依靠征地补偿款、银行利息维持日常生活。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失地农民只顾眼前利益,拿到征地补偿费后,开始享受生活,去旅游、买汽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