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ID:930545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_第1页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_第2页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_第3页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最近,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会。在聆听大家对读书的感言中,我知道了,读书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一件事,最主要的是要坚持。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读书真的是我们人生中的食粮。故,我开始读于老师的《教海漫记》。开卷一读,便爱不释手,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读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本书有68篇文章

2、,贯穿这68篇文章中的大的中心,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于老师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的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其次,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于老师对学生

3、深深的爱,尤其是对差生的偏爱,是一种高尚的宽容。 “给予了他们宽容的微笑。不时送给学生一个笑,很坦然,很真诚。笑,使学生、也使自己轻松了。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这是于老师在《教海漫记》中提到的“微笑教学”的理念。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在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微笑着讲课,微笑着

4、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时也是用微笑来做提示。就这样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局外人,而是当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讨问题。孩子们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当然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语文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了,愿意学了,开始主动学了,那么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明显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的。  另外,于永正老师懂得爱是一种艺术,于老师和学生 也有许多磕磕碰碰,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的大拇指的手……  在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一书中提到:教

5、一年级不容易,当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更不容易。这一点作为第三次接触一年级学生的我深有体会。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生活还处在适应阶段,教学模式还未脱离幼儿园时期的教学模式,这就给一年级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是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既要用近乎于儿童的语言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又要引导学生由被动灌输学习转变为主动自发学习,进而完成由幼儿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程转变,这就要求从事一年级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有“角色转变”的教学才能。在一年级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孩子的教师,而且是孩子们学习的朋友,要用浅显、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与其交流和沟通,亲自融入到课

6、堂教学活动当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才能缩短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与孩子们进行学习和沟通  于老师提出在教学中要微笑,我想,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妨也采用“微笑教育”。学生们还很小,在这个不谙世事的年龄段,学生们犯些小错误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要理解学生,我相信学生们也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当老师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对待他们的错误时,孩子们好像迅速地长大了一样,很诚恳地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果拿严厉的批评与这种批评方式作比较,效果就很明显了。严厉的批评之后,从表面上看,学生低下了头,也认了错。但这种批评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隐患,即学生会

7、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失去兴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也就不再积极,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师总是微笑着面对学生,包括微笑着对待他们的错误,学生们一定会被老师的包容所感动,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最后我还要说:《教海漫记》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是于老师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是爱心与奉献绽开的奇花,艺术与创新结出的硕果。读了书中的文章,你会感到中国也有马卡连柯,也有苏霍姆林斯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