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会求一组数据个数为偶数时的中位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工资、待遇) 师:是呀,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王阿姨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公
2、告这这样写着:(课件出示) 本超市由于扩大规模,现招聘员工若干名,男女不限,年龄18—4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意者请到新华都超市二楼办公室面谈。 新华都超市 2011年5月1日 师:王阿姨一看,月平均工资1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超市。一个月后他拿到了650元的工资,觉得十分不满,他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1000元,于是找到了经理。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二、探索新知 【探索活动一】 请同
3、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帮助王阿姨解决问题。 经理 副经理 员工A 员工B 员工C 员工D 员工E 员工F 员工G 月工资 3000 2000 900 7500 650 600 600 600 600 问题1: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 小组交流并汇报:表面上看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但是由于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偏高,使平均工资高于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所以大部分人的工资不到1000元。在这里,用平均数1000元来反映他们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是不合理的。(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问题2:
4、那么,你认为用哪个数才能更好地表示他们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呢? 小组交流并汇报: A:用600元较好,因为领到600元的人数最多,它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B:用650元较好,因为它正好处于中间水平,它反映的是员工的中等水平的工资。 教师向学生介绍:同学们说得真好,用平均数1000元已不能很好地反映他们的月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需要用新的统计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中位数”和“众数”。(板书:中位数和众数) 【探索活动二】 1.按照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1)同桌互相说。 (2)师生小结: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中位数。
5、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1)同桌互相说。 (2)师生小结: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4.现在,你知道该怎样表示这个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了吗?(用中位数650元或众数600元来表示。) 【试一试】 1.求出下列这组数的中位数。 10 15 18 25 32 34 48 50 (25+32)÷2= 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2.讨论:怎样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然后再让学生读读。 三、巩固
6、练习(走进智慧屋)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1)6,7,8,9,10,12,100(2)12,15,19,23,5(3)10,20,30,60,小结:(1)找中位数一定要先排序;(2)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间一个数是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2.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众数(1)12,15,30,18,30(2)40,35,62,40,99,62(3)1,2,3,4,5,6,7小结:一组数据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众数,有时众数是一个,有时不止一个众数。3.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时间跳的次数如下: 234,133,128,92,113,116,182,125
7、,92。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平均数135,中位数125,众数92)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答案:因为出现了234这样的极端数据,用平均数不合适,众数又只有2个,所以,可以用中位数代表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五、课后延伸:(出示小调查) 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