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ID:9292660

大小:14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26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_第1页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_第2页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_第3页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_第4页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识别财务报告的真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选取2003—2006年91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和91家正常公司为样本,选取17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四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确立了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区域。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评价区域1引言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开始至今,上市

2、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没有间断过。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失真,形成内幕交易的温床,误导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削弱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受到了挑战。但如果财务报告舞弊能够尽早的被识别,就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减小,对此,国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但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

3、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因子,构建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建立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区域。下文在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有关财务报告舞弊的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为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第四部分给出研究结论。2文献回顾国外对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即“红旗”方面,主要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财务报告舞弊征兆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中的作用。AlbrechtandRomney(1986)以问卷调查方式证实了“红

4、旗”可作为公司财务报告舞弊[1]的征兆。Beasley(1996)对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非舞弊公[2]司具有显著高于舞弊公司的外部董事比例。TreadwayCommittee(1987)的报告认为:财务[3]报告舞弊通常与那些正处在财务困难中的公司联系在一起。Dechow(1996)研究发现,[4]舞弊公司报告了更多的应计利润,舞弊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的比值较低。SummersandSweeny(1998)研究发现舞弊公司在舞弊发生前一年,明显地有较高的存货周转[5]率、较快的销售增长和较高的总资产

5、报酬率。在识别模型方面,LoebbeckeandWillingham(1988)构造了舞弊风险识别模型(简称[6]L/W模型)判别公司的舞弊风险因素。GreenandChoi(1997)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构造了建立在原始财务数据基础上的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并发现这一模型在以随机-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aper.edu[7]样本为基础使用时非常有效。但由于这一技术采用“黑箱”体系结构,这些模型缺乏解释能力,并且模型还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和大量的练习时间,所以缺乏实用性。BellandCarcello(2000)运用来自KPMG审计实务

6、中的77个实施舞弊公司和305个未实施舞弊公司,构造[8]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这些成果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防范与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没有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其应用价值受到了限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对于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研究方法更多的基于规范研究。耿建新(2002)通过对信息不实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净利润和[9]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盈余操纵的预警信号。阎达五、王建英(2000)对可能[10]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

7、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部分学者在借鉴西方以后成果的基础上也做了实证研究。刘立国(2003)选取1994年至2000年6月26家财务报告舞弊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经验关[11]系。何红(2000)检验了舞弊公司与非舞弊公司的10个财务指标均值,研究发现,资产净利率、留存收益/总资产、每股收益、货币资产/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等6个财务指标的T检验结果与研究预期相符,并呈现显著性差异,证明舞弊公司的盈利能力、货币资产、短期[12]偿债能力、销售能力和资产利用率明显低于非舞弊公司。娄权(2003)研究发现,规模较[13]

8、小和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容易在财务报告中舞弊。杨薇和姚涛(2006)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少数股东联盟、CEO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