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金寨.doc

我的家乡--金寨.doc

ID:9286747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6

我的家乡--金寨.doc_第1页
我的家乡--金寨.doc_第2页
我的家乡--金寨.doc_第3页
我的家乡--金寨.doc_第4页
我的家乡--金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金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寨金寨解放前隶属于河南商城县,1932年底,笫四次反围剿后,国民党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划出土地,设立立煌县。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全境,更名为金寨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境内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兴起;1929年,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又名“商城起义”)和六霍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八月桂花遍地开》也从此地唱遍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边区党委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建立的重要

2、后方基地,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8人、少将军50人,是全国著名的笫二大将军县。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曾在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董必武、叶挺、郭述申、方毅、张劲夫曾在此组织过革命活动。据1982年统计,全县有550多位老红军在全国各地党政军机关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担任历届中共中央委员的有12人,省、部、军级领导职务的有200多人

3、。 金寨县是全省最大的库区县。全国著名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始建于50年代,总蓄水量5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灌溉皖豫两省良田900多万亩。全县库区面积1327平方公里,移民人口34.84万人。大别山脉由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全县平均海拔500米,千米以上高山101座,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笫二大高峰。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0.35%。 金寨是旅游资源大县。大别山三大主峰之一天堂寨为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中心,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

4、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高峡出平湖;燕子河大峡谷、天堂寨秀水谷、天水涧漂流等景点相继对外开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分别题词的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江泽民同志题名的烈士纪念馆,洪学智老将军题名的红军纪念堂等为全县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对接国家红色旅游发展项目,已编制全县红色旅游规划,跻身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主题红色旅游区的重要区域,有4个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挤进国家投资计划笼子。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融为一体,旅游开发前景广阔,2005年被

5、省政府评为“全省旅游经济强县”。历史沿革  金寨,历史悠久,县境在五千年前即有人类活动,史河流域一带已发现了高庙、小磨盘山、黄泥滩、古佛堂等七处遗扯。县境在尧时为皋陶封地,秦属九江郡。境内多险关要隘,历代有兵事,南北朝时常驻重兵。隋初,为府兵戍守地区。唐末,黄巢农民军曾至县内狗迹岭。南宋,金兵南下,元人入侵,县内主要山寨多为军事要冲。明代,仅麻埠就爆发两次反抗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清初,张福寰、侯应龙等跨县东南山区抗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在县境继续活动达13年。1932年9月,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国民党军

6、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的统治,划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部分边区,始设县治,称“立煌县”。1947年9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所部三纵八旅攻克立煌县城,建立民主政权,更名为金寨县。金寨县成立时期由安徽河南五县析置地理位置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具有明显垂直地势起伏多山的地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境资源条件,为多层次开发、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提供了可能条件。金寨名人将星璀璨: 上将(2人)洪学智(1913.2.2—2006.11.2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

7、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孙大发(07年授上将)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7年6月20日被授予上将军衔,2005年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中将(8人) 皮定均李耀张贤约陈先瑞林维先徐立清曾绍山滕海清  附:皮定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

8、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少将(50人)丁世芳卜万科于 侠马琮璜王凤梧方子翼方升普邓忠仁邬兰亭严家安杨克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