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79371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26
《艺术歌曲《黑雾》的理论及演唱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歌曲《黑雾》的理论及演唱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艺术歌曲《黑雾》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着重分析本首作品的演唱特点及演唱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结合本首作品作者的艺术风格及其年代背景,分析演唱本首作品时如何更好、更加准确的表达作品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黑雾》;演唱;戏剧性;心理;共鸣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2)01-0067-02 歌曲《黑雾》是传唱久远的一首经典艺术歌曲,无论在哪本声乐书籍的中国作品部分都能发现它的存在,但笔者却发现,虽然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率很高,但是关于这首作品的理论分析却
2、少的可怜,再加上词曲作者都已移居台湾,所以关于这首作品的文字材料的确很少,所以作者认为对这首作品做一个理论及演唱的文字分析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艺术歌曲《黑雾》的词作者许建吾先生,早年曾经与黄自、徐志摩等众多中国艺术界的大师有过合作,歌曲《黑雾》就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歌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困惑及对未来的希望。曲作者黄友棣先生则是著名的音乐家,祖籍广东,早年曾经留学英国,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后来定居台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黑雾》就是它与许建吾先生合作的佳品。 歌曲《黑雾》创作于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词作者许建吾先生独自站在小楼上,凭目远
3、眺,困惑于中国当时的局势,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忽然发现时局的希望而创作的一首歌词作品。在歌曲的开始,黄友棣先生用了几个柱式和弦来构成伴奏部分,在低八度演奏及强力度记号的作用下,音响效果听起来像是人们沉重的脚步声,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为本首作品奠定了基调。随后的第三及第五小节的高八度重复形成了一种回声的音响效果,似乎在体现脚步声沉重的同时又给人暗示着某种希望。前奏部分共有七小节,歌唱部分从第八小节开始,同样,歌唱部分也是从一个强的力度开始的,此时要求歌唱者音色不能过于明亮,要暗淡一点,以体现沉闷的心理状况,但随后的“西边看不见月亮”则要求在音色不变的情况下,音量适当的放小
4、一点,以体现“太阳”、“月亮”之间一阴一阳的对比效果,后面跟上的上行旋律,在刚开始可以轻一点,随着音区的升高音强渐渐的加大。随后的“黑雾茫茫”,作者要求重点突出,以体现其困惑的心态。若是把作品分为四部分来看的话,作品的这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困惑迷茫的心态,但是在心理上还是相对平静一点。随后的16―22小节可以划分为作品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作者心理郁闷到了极点的一种心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点“抓狂”的感觉。虽然在这一部分中,歌词与第一部分相比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音乐部分确实把这种心态描绘的淋漓尽致。首先第二部分一开始,音乐的旋律升高,力度也增加到了两个ff,但是演唱者要
5、注意,在“太阳”与“月亮”之间力度是有变化的,作者还是在体现一阴一阳的中国哲学,这种手法不但体现在力度上,并且在音区的高低上也有体现,但是到了“黑雾茫茫”的时候,作者却突然的把音区放低,以保证与后面作品的连贯性,体现了一个人在抓狂之后事情并没有任何突破而陷入绝望的心理,这里的“黑雾茫茫”虽然还在要求重读,但是其意义却与前面不再一样,这里主要体现作者绝望的心境,所以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以体现作者的意图。随后的22―30小节是作品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体现了作者在抓狂与绝望之后的恐慌,在这一部分中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疑问句,名义上是在寻找自己的影子,实际上则是在寻
6、求自己的“太阳”,心中的希望,但是混沌的宇宙中作者却在天上与地上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所以曲作者在创作这部分音乐的时候,音乐的速度稍微的加快,力度要求的不是很强,以体现作者这种恐慌的心态。演唱者在演唱“影子在何方?”时要注意作曲家运用了渐强的力度记号,在体现渐强的同时,演唱者还要注意演唱“方”开始的时候力度不要太强,但是要找到声音的集中点,然后再慢慢的放开加强。随后的“不在天上”与“不在地上”作曲家还是在体现阴阳的特色,在演唱地上时,要求演唱者的音色暗淡,力度减小,速度放缓。在经过3小节的间奏后,音乐进入了作品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是这首歌曲最具有戏剧性的一部分,
7、在这部分中体现了作者在沉闷、抓狂、恐慌之后陷入沉思而突然发现希望的情形,戏剧性就是体现在这种突然的彻悟上,他由极度平静的沉思而转入发现希望的激动,要求演唱者要好好的把握。在这部分的开始,是作者在一系列激动心情之后无奈的平静,于是作者陷入平静的沉思,这部分要求演唱者声音不能响亮,近乎于一种喃喃自语的状态,而后的“看见了”、“找到了”则要求演唱者音量突然放大,甚至带着微微颤动的声音来演唱,以体现作者醍醐灌顶的彻悟和作品戏剧化的效果。这时的音乐也突然由原来的d小调而转入D大调,用以说明这种光明的心态。转调之后的伴奏音乐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