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郑和下西洋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

ID:926897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5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_第1页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_第2页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_第3页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建与郑和下西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与郑和下西洋内容摘要: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对福建人的海外迁移活动来说,郑和下西洋不仅加深了福建人对海外的了解和认识,并为他们向东南亚一带迁移创造良好的海外环境,为当时和之后的福建人进行海外迁移建立了必要的海外联系。关键词:郑和下西洋,福建历史上,福建曾是蜚声中外的国际性港口大省和航运强省,有过辉煌的航运史,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就是“东方第一大港”,有“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美誉,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中,福建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又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一、物质与精神的强大支持  郑和下西洋,从江苏

2、太仓港起锚,但每一次都要到福建长乐太平港“候风开洋”。长乐,是其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直接腹地狭小,最大优势就是傍海。在古代,海外贸易、海外移民是福建人与海洋互动的重要方式。在郑和下西洋中,福建丰富而发达的海洋文化为郑和船队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智力、技术和精神支持。  宋元以来,福建就一直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所造的“福船”船底深尖,吃水较深,纵有大浪,不易摇晃。郑和船队中相当一部分船只就是这种“福船”。  海洋自古就是“闽人之田”,宋元以来,泉州的航海术一直领先于国内外,西洋对闽人来说,并非神秘的海域。研究表明,《郑和航海图》其实就是其航海技术的总

3、结,图上的有些地方,连郑和也未去过。所以郑和远航西洋,福建水手及舵工、火长等技术人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七下西洋中,与郑和同列正使的王景弘是闽南人,副使侯显也是闽南晋江人。他二人都是郑和航海史上铮铮有声者,其它二万七千余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其中尤以泉州和厦门两大港为多,还有不少是长乐人。《闽书o武军志》载,“下西洋师返时,闽中从征将士升赏有差”。士兵立功者有记载姓名的福建籍人士就有22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客死古里以后,王景弘接替郑和担任主帅,率领船队成功返航,其后,他再次率船队下西洋,为中国航海史又添辉煌一笔。  明代福建与对外贸易货物相关的手工业生产发达。制瓷业遍

4、布各地,邵武的青云窑、建宁的兰溪窑、泉州的德化窑远近驰名,泉缎、漳州的天鹅绒久负盛名,冶炼业、制茶业、制糖业相当兴盛,这一切为郑和的远航提供了可靠的物资来源。  在郑和的整个航海活动中,福建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实际上,福建成为郑和下西洋的“补给站”。  除了性能优良的“福船”、经验丰富的航海人才、丰厚的给养物资和对外贸易货源,福建还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良的海港条件和悠久的宗教信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谢必震指出,福建人自古与海打交道,他们熟谙海神信仰,这是郑和船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屡次到湄洲祈求天妃保佑,在许多地方修建天妃宫。从留存在长乐的

5、郑和碑和东山岛的东山碑文抄件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郑和对海神“天妃”“助佑之功”的大力宣扬,字里行间凸显着郑和舟师对妈祖信仰的虔诚。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郑和下西洋与福建的亲密关系。二、对福建悠久的影响郑和的伟大远航,把福建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郑和下西洋,每次数万军队会聚于长乐,使这座古老城镇店铺稠密,竟成闹市。造船的需求,促进了福建木材、石灰、桐油等工商业的发达。福建盛产的瓷器、纺织品,跟着郑和的船队“走”出国门。随着郑和下西洋次数的增多,中外商贸交流不断扩大,福州港与西洋各国的商贸交往日益增加,福州水部门外河口一带,华夷杂处,盛极一时。经济发展使福建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6、各地的读书风气日渐浓厚。福州成立了许多书院,东溪精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长乐流传至今的“十洋成市状元来”口语,生动反映了长乐在郑和下西洋影响下,经济迅速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状况。对于福建,郑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还是它悠久的后续效应。从后汉起,福建就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交通往来,南宋以后,福建沿海商人、水手更频繁往返于东南亚各港口之间。郑和持续了近30年之久的远航,促进了福建和东南亚各地的联系,直接带动了福建对西洋地区民间贸易的发展,不断缩小沿海人民对西洋各地的心理距离,对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学者的研究表明,就是在明朝政府海禁严厉的非常时期,福建仍保持着

7、对外贸易的繁盛景况,而且充当了中国与海外贸易中介的角色。由于一次次参与建造郑和下西洋用船舶,特别是大量船匠随船出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福建的造船技艺日臻完善,成为闻名遐迩的“造船之乡”,并影响久远。到清末时,“洋务派”欲造坚船利炮,还是首选福建。1866年清政府在福州马尾港创办“船政学堂”,在这里造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战船———“万年清”,质量接近当时世界先进造船水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尾船政为国家作出过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马尾造船厂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可以生产3.5万吨级船舶,其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