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57869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5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六国论》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课堂教学设计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俞建望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中的对
2、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关于对文本解读这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有关议论文的分析结构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内容,让他们延伸到课外议论文的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由《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顺便提一下《三字经》中开始几句:人本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苏洵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
3、都是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发展和成就一番伟大的文学事业的。下面来看一下有关对他的介绍。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
4、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二、文本疏通,落实字句(略)三、整体概括,理清思路教师明确: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四、研读文本,分析论证(一)、研读第一部分,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的方式有何特点?教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5、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2、从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教师明确:两个方面,即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3、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议论。(二)、研读第二部分,找出写六国破灭具体史实的句子,理清分层论证的思路。1、第三自然段论证了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围绕着这个论点,作者是如何结合史实展开论述的?教师明确:对于贿赂的韩、魏、楚三个国家,作者分三层进行论证: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
6、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2、第四自然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围绕这个论点作者是如何结合史实展开论述的?教师明确: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个国家,作者主要采用分层论证的方法,也分三层进行论证: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也),指出齐国
7、虽然不曾赂秦,但“以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主要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的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三)、研读第三部分问题提出、第五自然段末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即不要赂秦)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从这篇文章的题
8、目和内容来看,这句本来是可以结束的,然而作者又写了第六段,请问是否多余,应如何理解?请结合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和写作背景来具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