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5710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5
《人教版七下《综合性活动课--漫话探险》 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会一中科组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欧和庆授课班级初一(7)授课日期2003年5月23日第14周星期五科目语文课题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之探险家的故事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人类探险的意义。2.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3.提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筛选有用的信息,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授课形式、教具、实验器材教师运用Powerpoint制作投影片教学,学生自由上网查找资料,设计成果展示,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
2、、过程、板书设计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人类探险的意义。2.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3.提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筛选有用的信息,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年是纪念登顶珠峰5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珠峰,以各自的方式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老师截取五星红旗在世界最高峰飘扬的情景,同时播放《红旗飘飘》歌曲,让同学们轻松地进入到探险家的故事中来
3、。【回顾】⑴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斯科特等探险家为什么要到南极进行探险,他们的探险意义何在?⑵在《登上地球之巅》一文中,王富洲等探险家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们的探险意义何在?【探险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2.科学分组准备活动活动前分组。把全班同学分为登山、极地和航天三个大组,每个大组推选一名同学任命组长。担任组长的同学必须能熟练操作电脑,具有排除常见的“死机”故障的能力,能指导同学运用搜索引擎上网查找资料。3.明确搜集资料主题,指导小组合理分工每一名同学都要根据组长的安排,去搜集探险家的故事。组长要一边巡查本小组管理,一边记录本小
4、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组长要掌握本小组同学所搜集的探险家的事迹,分析其探险精神,并联系现实说一说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学习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过程、板书设计4.团结合作探究设计成果展示小组长将自己小组所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后,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加深对资料的理解,共同设计成果准备展示。5.展示成果【发言要求】⑴声音要响亮,语言要流畅。 ⑵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发言提纲】我们是(登山、极地、航天)小组的成员,我们搜集了(人名)等探险家的资料。经我们小组研究讨论,一致推荐(人名)的故事给大家,因为他(概述探险事迹),表现(探险精神),这种精神(在什么方面)对我们
5、有(什么)现实意义。【教师示范】材料⑴题目:希拉里——登上珠峰第一人(1953年) 他对记者说:“我想危险是普遍存在于登山、航海等诸如此类的事中,这里有巨大挑战。毫无疑问,你做任何事都会存在错误,但只要你坚持,等到你成功的那天,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敢于向困难挑战,执著追求的探险精神)材料⑵题目:李致新、王勇峰——“登山双子星” 在11年时间里,他们一起,完成了中国人首次登上世界七大洲所有最高峰的壮举。1988年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1988年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1992年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海拔619
6、3米1995年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1997年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1998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海拔5895米1999年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的探险精神)【学生展示】(略)四.归纳小结培育探险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相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探险精神,就不会有什么前途。人类不断探险的精神是永恒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探险精神,才有今天的文明。课外作业五.课外
7、作业 认真阅读本小组所搜集的探险家的故事,继续探究他们的探险精神,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500字。自我评价 我的教学设想是⑴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⑵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故事”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和口头描述能力;⑶让学生在对古今中外的探险家探险故事的追踪中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这节课的“学生展示”环节,老师表现很被动,因为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运用电脑学习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校能够开放电脑室,让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相信以后的“信息化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