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31256
大小:29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4
《2013年tcl集团财务报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报告财务管理112段炼1.TCL集团简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中国南部的的广东省惠州市。20多年来,TCL集团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20实际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以年均42.65%的速度增长,是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TCL通力电子(01249.HK)。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华星光电和TCL家电四大产业集团,以及系统科技事业本部、泰科立集团、新兴业务群、投资业务群、翰林汇公司、房
2、地产六大业务板块。经过20年的发展,TCL集团现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系列,并开始实施以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的战略。2012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电视制造商。TCL集团采取多元化经营,产品主要分为多媒体(彩电)、通讯产品(手机、电话机)、数码产品、家电产品、电器产品、部品产品、文化产品七类,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其中彩电、手机、电话机、个人电脑、开关插座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领先优势。形成了TCL集团四大支柱产业:多媒体产业、通讯产业、信息产业、家用电器事业本部、电器事业本部、海外事业本部等七
3、个事业部。TCL集团也是中国企业挺进国际市场的领军人物之一,从早期TCL彩电进军越南市场,到2002年TCL全资收购的德国施耐德公司,2004年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以及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TCL集团国际化路线一直在稳步的推进,为TCL集团在国际市场开辟了过阔的发展空间。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6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
4、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2009年TCL品牌价值达417.38亿元人民币(61.1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2011年2月22日,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萨基姆移动电话研发(宁波)有限公司,成立TCL通讯宁波研发中心,成立TCL通讯国内第五大研发中心。2011年5月6日,TCL通讯正式推出“ALCATELONETOUCH”新品牌,该品牌旨在聚焦互联网销售渠道,与TCL品牌专注的运营商与传统渠道形成积极的互补战略,发力国内市场。2.行业特征中国于2004年到达以劳动力短缺和
5、工资上涨为标志的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预计在2013年到达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趋于消失。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落后于中国,还可以预期要经历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增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些国家潜在的人口红利可以转化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按照著名的雁阵模型,就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条件。创造过“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集团,后来又制造了一个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并且与人口红利相关的“新钻11国”的概念。这些国家分别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伊朗、越南、土耳其、埃及。由于其中韩国是一个高收入国
6、家,并且其人口转变进程与中国相仿,实际上不应该在这个分类之中。而没有包括在“新钻11国”中的印度,反而更符合在劳动力供给潜力和工资水平与中国构成竞争的标准,所以,我们将印度替代韩国纳入与中国的比较之中。潜在的制造业承接国家无疑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这里仅仅是以这些国家为例,想要说明的道理将会具有一般性。 在上述国家中,有的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面比中国有优势,如在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人均GDP和工资水平显著低于中国。但是,土耳其和墨西哥的人均GDP大大高于中国,工资也比中国高出很多,因此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尚不构成很大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劳动力大国,
7、上述国家加总起来也无法代替中国的地位。例如,2010年在全部进行比较的12个国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中,中国占到了38%的绝对多数比重。如果不包含印度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话,中国在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重更高达55%。即使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然保持很高,高于许多其他国家。 中国劳动力的庞大规模和占绝对优势的比重,决定了这些国家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即使中国劳动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