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72383
大小:323.68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4-20
《攀枝花滑坡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总体说明31.1工程概况31.2本阶段主要任务31.3设计依据3第二章滑坡地质环境条件42.1地形地貌42.2地层岩性42.3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52.4水文地质条件6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63.1滑坡基本特征63.2滑坡成因分析63.3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评价7第四章滑坡稳定性及推力计算84.1岩土体计算参数的选取84.2稳定性计算94.3滑坡推力计算114.4滑坡稳定性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测13第五章滑坡治理工程设计135.1治理方案拟定135.2抗滑桩方案设计计算145.2.1抗滑桩设计抗滑力确定145.2.2桩型选择及布置14
2、5.2.3抗滑桩内力计算155.2.4抗滑桩的配筋设计205.3防排水设计2226第六章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246.1抗滑桩施工246.2排水沟施工技术要求25第七章结论与建议257.1结论257.2建议2526第一章总体说明1.1工程概况攀枝花机场北东角滑坡位于攀枝花市保安营机场北东角,滑坡体呈椭圆形,南北宽约210米,东西宽约148米,相对高差约52米。滑坡后缘呈弧线形,最大下沉量达3.5米,其道路及排洪设施开裂破坏。滑坡前缘滑舌明显,铁隔栅变形破坏。中部有大量的鼓张裂缝,滑坡特征显著。滑坡区属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内干、雨季分明。
3、目前滑坡在旱季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雨季饱水的情况下极易产生继续滑动,并有向后缘纵深牵引发展的趋势。1.2本阶段主要任务根据该地区岩土勘察报告所提供的资料,查明攀枝花机场北东角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体的分布范围、规模、地质条件及诱发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因素。分析潜在不稳定斜坡形成机制,评价潜在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为潜在不稳定斜坡应急治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编制潜在不稳定斜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工程实例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和滑坡推力计算,并细化加固处理方案,进行支挡或锚固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绘制支挡和锚固结构设计图及
4、布置图,编写治理工程设计报告(说明书)。1.3设计依据本次主要工作是依据攀枝花机场北东角滑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野外勘察、室内试验等资料并依据设计规范,分析评价该滑坡稳定性及提出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工作中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有:《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二
5、章滑坡地质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该区原始地形为单面斜坡地形,海拔高程在1922~1982米之间,坡向偏北,呈西高东低态势,大部分地段为坡地,平均坡度在10°~13°,其宏观地貌形态属低中山剥蚀地貌单元。后因机场的修建改造,形成高填方台地。2.2地层岩性经钻孔揭露与地表地质调绘可知,在滑坡体的勘察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地层由新至老分别为:①滑坡堆积体(del)(其中包括①1素填土、①2坡积粉质粘土、①3坡残积粉质粘土)、②素填土(ml)、③坡积粉质粘土(dl)、④坡残积粉质粘土(dl+el)、⑤三叠系砂泥岩互层(T)(其中包括⑤1泥岩、⑤2砂岩、⑤3炭
6、质泥岩)。将其物理特征分别描述如下:①滑坡堆积体(del)①1素填土:灰、灰黑色,局部灰黄色。呈松散~稍密状态,干燥。结构不均匀,局部存在较大的孔隙及空洞,地表部分有众多的张拉裂缝及鼓胀裂缝。主要成分为炭质泥岩、泥岩、砂岩块石、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组成。此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中上部厚度大。①2坡积粉质粘土:棕红、灰白色均有,呈硬塑~坚硬状态,干燥-稍湿。局部含强风化砂岩块石。部分钻孔揭露该层有少量镜面。①3坡残积粉质粘土:灰白、灰黄色,呈可塑状态,湿~稍湿,含水量高,在钻孔岩芯及探坑中见大量擦痕、镜面。具弱-中等膨胀性。②、素填土(ml):灰、灰黑色
7、,干燥,局部灰黄色,主要成份为炭质泥岩、泥岩、砂岩块石、碎石,充填少量粘性土,呈松散~稍密状态,结构不均匀,粒径大者超过2m,一般在50~80cm间,干燥。局部存在较大的孔隙及空洞。③、粉质粘土(Q4dl):坡积成因,棕红色,呈硬塑~坚硬状态,稍湿,局部含强26风化砂岩块石。此层主要分布在人工素填土之下,或出露于地表,厚度变化大,一般在4-6米,最大厚度约达10米以上。④、坡残积粉质粘土(Q4dl+el):灰白色,呈可塑状态,稍湿~湿,含水量高,具弱-中等膨胀性。此层主要分布在人工素填土之下,或粉质粘土③之下,或出露于地表,厚度变化大,一般在2
8、~5米,最大厚度约达6米以上。⑤、三叠系砂泥岩互层(T):⑤1泥岩:褐灰、褐黄色,稍湿,泥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强~中等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