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ID:9158104

大小:54.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_第1页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_第2页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_第3页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李庭华许建中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733300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现出团体化、低龄化的倾向。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毒品、邪教并称为危害社会的三大公害。从罪行类別来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的确令人痛心疾首。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而且损害他人权益,危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定。青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自然有很多社会因素。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心理成因。

2、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一一模仿心理内外化机制理论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机制的基木观点是:吸收各种外间的消极因素,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整合犯罪心理,生发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从内化机制上看,是吸收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等消极因素的结果。这个过程,是由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启动的。研究表明,人类異有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这既是作为动物的基木心理木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3、但是,不加鉴别地模仿和学习一些不良因素,也会使人走向邪恶乃至犯罪。常见的可能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消极因素有:以崇尚暴力为噱头的武侠小说,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游戏,以压制和驯服为方法的家庭暴力,以漠视人格、摧残心理、戕害精神为手段的人际关系冷暴力等。对这些暴力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诱因。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家庭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暴力。孩子不听话,不顺从自己的指导和意图,一个耳光,几个巴掌下来,孩子听话了。虎爸虎妈们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成功,却忽略了这种行为的消极结果。他们为孩子树立

4、一个坏榜样:暴力可以解决问题。此后,孩子们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遇到同类问题,就可能拳脚相向,暴力相加,以暴力来解决问题。青少年正是对这些消极因素产生误解性的认知和加工,渐渐形成不良人格,产生不良语言和不良行为。这样的不良行为和不良语言的多次输入和反馈,使个体形成稳定的不良习惯和态度,导致青少年个体萌发犯罪意向,从而完成犯罪心理的初步内化。青少年学生打架斗殴、侮辱他人等不良习气就是在这种心理机制下形成的。所以,青少年个体对暴力行为和暴力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模仿和学>J,是他们走向暴力犯罪的思想诱因。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自我强化一一尝试心理青

5、少年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特别是在暴力文化的影响下,吸收暴力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完成犯罪心理的内化后,就有可能整合这些心理因素,生发犯罪行为,走向违法犯罪行为的初步尝试。当他们和周围的人之间产生一些矛盾,他们很可能就会把这些认知付诸实践,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受过家庭暴力影响的一些意志软弱者也觉得这些行为如同来自自己的父母一样合理而iL正常,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忍气接受。对于施暴者个人来讲,就获得一种初步尝试违法犯罪行为成功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暴力行为不仅没有罪恶感,反而持有肯定的态度和评价,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这无疑会巩固和加强其

6、已经产生的不良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这一过程的反复多次必然会使个体向暴力犯罪的方向迈进。暴力犯罪心理的自我强化,还有一种特殊方式,就是来自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暴力游戏。在网络暴力游戏中,由于其虚拟性质,相互的暴力活动不会直接对现实社会和个体造成损害。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和重视这些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常常会设置对暴力获胜者的奖赏,这种奖赏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奖赏,从心理学上来讲,都会产生初步尝试违法犯罪获得成功一样的心理作用,起着强化犯罪心理的作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重视网络暴力对青

7、少年个体的负面影响。三、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亚文化影响一一闭体心理所谓“亚文化”,是指在某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奉行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会群体被称之为亚文化群体。在校学生当中亚文化和亚文化群体的产生,与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有关。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团体化倾向,就是这种亚文化群体恶性发展的表现。1.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忽略学生心理需求的抚慰和满足。这是学生亚文化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

8、尊需要,都有自身价值在群体中被认可的需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发展上也很不平衡。而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得到落实,事实上的个体评价片面单一,重分数,轻素质。这就使得一些低分数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