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

ID:9151118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9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_第1页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_第2页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_第3页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_第4页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Zaltman等根据时间和社会水平两个维度划分出六种类型的改变。个体的短期改变?P个体的长期改变?P群体的短期改变?p群体的长期改变?P社会的短期改变?p社会的长期改变。本文通过使用该模型维度分析学校改进,以学校特色为切入点,对大同中学诗之校特色进行了研宄,提出学校改进的一些木土经验,成长与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学校改进;社会水平;改进模型;学校特色;诗之校屮图分类号:G642.0A1674-9324(2017)12-0051-04一、大同中学学校的基木情况1.学校的历史发展。厦门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24年,由同盟会员黄廷元携爱国华侨和社会贤达发起,学校校名源于《礼记

2、?大冋篇》,体现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内涵,也蕴含了孙中山所倡导的“世界大同”的理想,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上世纪初袓国内忧外患,大同中学将学校发展突出表现在振兴民族的行动上,提出了“发扬踔厉,振我民族”。1953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学校改制。2002年开始创办综合高中。2006年学校和位于厦门市东部海滨的前埔屮学整合,成为厦门市思明区规模最大的完全屮学。新校占地面积达到81亩,拥有教职工236人,学生2853人。高中部学生1008人,初中部学生1845人,实行一套班子管理。初中部的前埔校区生源主要来自原前埔几个村庄的村民子女,开发地区的农转非文化背景显著。兴华校区生源主要来自老城区,城市文化背

3、景显著,但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比例增加到近50%,因此生源成分也发生变化。高中部,为厦门岛内生源,属于第三批中招的学生。因此,初中学生文化背景与素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高屮学生基础的薄弱性,是客观的事实。2010年大同屮学以学校特色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学校改进。[1]1.学校发展的定位。大同中学的创办者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办学理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石。2006年学校整合后,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凝铸而成“人人有才,适之而导,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3],并以“诗之校”为特色,以秉承学校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吸收与发展,形成充满诗性的学校文化为目标。实施以学校特色内涵的发展促

4、进文化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二、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的行动研究1.对学校的诊断。课题组经过前期的理论准备,制定调研工具,通过与学校教师、校长、中层集体座谈、访谈、观察、基线调查、听评课、教师培训、报告的方式,采用行动研宂的方式对学校进行推进。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三年的发展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与学校的自评报告,对学校进行了优劣分析,学校具有的优势劣势是:根据上述这些问题,经过参与人员的反复讨论分析,制定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改进计划。2.对学校的改进过程与实施方案。(1)对学校的改进策略:解题,为什么要建设诗之校?特色学校的建设只是学校改进、提升教学、促进

5、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切入点。诗之校只是力图将学校变得更好的众多课题中的一个,希望把学校变成优质的、优而更优的学校。推进一个学校变得更好,需要全体成员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和冃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诗之校,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如,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特色等,但都需要有一个核心精神理念,使全体成员认同一致,使教师认同的好学校的标准在同一个程度或层次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以促进学校文化凝聚。(2)重新定位诗之校,什么是诗之校?诗之校是具有包容的教育精神。在特色的提出上能宏观,能屮观,能微观,宏观上可以作为学校的精神引领,微观上使师生可感可触。诗之校之诗的内涵与诗歌的内涵是不同的,源于诗歌而超越诗歌,抽

6、象到诗意,融合为诗性。是一种对于理想的审美的充满乌托邦的超越实用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追求。(3)建?0诗之校推进的步骤,第一阶段是在诗歌教育的形式上投入;第二阶段为中期的推进,诗之校建设的重点逐渐由诗歌教育延伸到诗意的提升,拓展推广到以诗意课堂教学、科研为核心的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教育;第三阶段为后期的提升,在学校文化上核心精神理念融合一致,使学校的文化提升。逐渐形成诗性弥漫校园的教育,形成稳定的学校文化。诗之校的结构图,具象的积聚。具象之一:诗歌,开始与辅助。具象之二:课堂教学,诗的另一种表达,标准:美与妙。具象之三:教师科研,自主参与,群体解读,成规范化。具象之四:中层集体,研讨与反思,负责

7、与自主,不断建构。具象之五:学校文化,兴。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卷入,希望教师们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意见和批评的人,共同促进学校改进,文化提升。如何将诗意落实于课程教学?(4)诗之校建设的程度和诗歌教育应该把握的方向,诗歌教育到底到什么程度,和应该把握的方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基础不牢,基本工作没有做好,诗歌教育特色容易流于飘逸。寻美而没有核心精祌也容易根基不稳。因此要老老实实地研宂课堂教学与德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