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50541
大小:76.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探析高职新闻采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与职业能力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析高职新闻采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与职业能力拓展江文澜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与10年前相比,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有Y长足进步,而随着网络新媒体行业的壮大,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操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人冰培养观念已满足不了信息化社会传播人冰的需求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鉴于此,以高职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就业现状为导向,从媒体行业和职业市场的角度,围绕人才培养0标与方向、职业核心课程、培养环境三个层面,科学定位高职新闻采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核心;并分别从项目机制、考评标准、规划顾问等角
2、度,提出可操作的职业能力拓展对策。关键词:新闻采编;高职;新媒体;职业能力;人才培奍;一些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新闻采编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等和关就业质量因子来看,该专业在整体专业群里指数偏低,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新闻釆编专业的学生没有成功找到对u岗位。这既被市场因素左右,又受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影响,表明了高职新闻采编专业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距离。因此,分析A前高职新闻采编人才就业面临的困境,有助于打开高职人冰培养视野,探索人冰培育的科学路径。一、高职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就
3、业现状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学生的岗位上手速度优势明显,也有不少企业发现,本科生虽然初入岗位暂时落后,但后劲发展较快,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欠缺,其职业成长空间不如本科生。至于新闻采编的核心对口岗位,很多大型用人单位限定为本科及以上,重点媒体集团则耍求研宄生学历。用人单位的选择一定程度造成高职新闻釆编专业的学生就业受限。有专业人士曾说,高职院校新闻类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当前毕业生供过于求,随着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H渐加深,传统媒体用人需求呈现出断层式递减。从2014年《新闻晚报
4、》停刊开始,直至2017年,大批报纸、杂志相继宣布停刊。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休刊,同一天休刊的还有《东方早报》。与此相反,新媒体技术、数字出版产业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未来3飞年内中国新媒体人冰缺口达60万人之多,人冰缺口较大,一时间很难通过高校弥补人才短板。“这就暴露了中国新闻教育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才培养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一方面又是新媒体行业的人才缺U,人才培养供需出现巨大偏差。”[1]目前,新媒体带领的新兴企业虽前景可观,但人冰容纳有限,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单位
5、基本上为中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广泛但稳定性不足。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短吋间内很难实现规模化人才对接。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要素(一)融合信息素养,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随着媒介融合日渐加深,媒体记者编辑、宣传企划,摄影摄像技术人员不应是该专业的主要方向,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主攻方向。互联网行业发展带来的新闻釆编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简言之,即利用适当的信息工具从各种信息源査找、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技能。这是从事新媒体信息网络调查、分析、推广、维护的共性能力,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冰的
6、基本要求。融合信息素养的教育理念,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复合型人冰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职业市场需求为依据,只备明确职业倾向,不仅懂媒体内容制作,而且掌握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网络、新媒体基本技能,具体包含信息采集、制作、策划、管理、调查、分析等层面。通过人文与技术交叉培养,成为精通一门技术、掌握多种技能、熟悉传播规律的新闻采编复合型人冰。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原先在中小企业网站、门户网站、传统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培养方向,需进一步拓展。第一,从事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中小型企业、传统媒体或党政机关
7、等数字信息采集、制作与传播工作,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第二,从事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创意工作,创新产品形式与概念,为公司提供长远产品规划。第三,从事互联网整合营销服务公司的策划、执行、管理、推广与维护工作。第四,从事信息网络的调查与分析,括受众、市场、媒介策略分析工作。(二)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模块设置在高职院校,目前没有为网络新媒体特设专业,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应用技术,渗透到所有涵盖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里。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迫使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的传媒专业设置亟须转型升级
8、。针对新闻采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生除了应掌握人文科学知识外,还应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信息网络方面的应用型知识。因此,建立M络传播与新媒体为学重点的课程体系,形成信息通识课程+理论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四个模块。第一,信息通识课程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新媒体开发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移动设备应用基础等。旨在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学牛.的信息素质。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基础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