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ID:9131012

大小:7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8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_第1页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_第2页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_第3页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_第4页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目录第一部分通用指南31.适用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与定义44.危害因素辨识44.1辨识范围44.2辨识内容54.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55.风险评估方法65.1工作危害分析法GHA)6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96.风险控制126.1风险度(危险性)126.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136.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156.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167.工作程序161.风险培训172.风险信息更新173.附件18第二部分部分行业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2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22.聚氯乙烯企

2、业主要风险分析点473.合成氨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604.纯碱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735.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83-1-6.双氧水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907.涂料及油漆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008.医药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499.橡胶助剂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7510.氟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8011.溴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9912.硝酸、硝酸铵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371.甲醇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452.环氧丙烷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563.氯乙酸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944.甲烷氯化物、氯化苄等其他有机原料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305-2-第一

3、部分通用指南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人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

4、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实施导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3-1.术语与定义3.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

5、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3.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A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3.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3.4工作危害分析法O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岀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

6、风险进行分析。3.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屮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3.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1.危害因素辨识4.1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4-(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

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铬;(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4.2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冇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4.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

8、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