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

ID:9121143

大小:5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8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_第1页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_第2页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_第3页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_第4页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 -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大纲《导游知识专题》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包括单选、多选、简述三种题型。单选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4个)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中国戏剧的特点、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和代表剧目;中国书法的特色、汉字书体类别、代表人物和著名书法作品;中国绘画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

2、戏剧、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水平。考试内容: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特色。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了解夏代之前“公天下”的“禅让”思想;“三易”之名及“儒易”、“道易”和“学理易”、“术数易”的区别;“五行”、“阴阳”学说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为我”等流派;孔子学说和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和魏晋玄学“贵无”、“贵有”理论的实质以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3、熟悉“八卦”的创造者,墨家、兵家、法家的创派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名、记录其理论的有关典籍、孔子的认知、教育观和“仁学”的“仁”所包涵的内容、“礼治”-15-的功用、孟子的“民本”、“性善”说和儒家学派在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四种形式,“道”的本质及道家以柔克刚、奇正互变的辩证思想、庄子“自恣,适己”、“大智”、“物化”、“游世”的思想要义以及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主要经典。掌握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五行”所代表的物质元素及其相生、相克关系,孔子修身观的要义、孟子在修身时所提倡的“三不能”、“苦劳饿空乱”名言、儒家学派四个发展演变

4、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的核心要点,道家学派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佛教思想流派中净土宗、禅宗的要义以及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三、中国戏剧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京剧的产生、发展情况和现存的地方主要剧种以及中国话剧的基本情况。熟悉不同阶段出现的戏剧的不同形式,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老三鼎甲”(“老生三杰”)、“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四大须生”及“海派”著名演员、京剧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以及昆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汉剧、晋剧、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藏戏、评剧等地方剧种的腔调特点与

5、田汉、曹禺及其话剧代表作。掌握京剧传统剧目数量与“四大名旦”的有关知识、京剧角色种类、脸谱的象征意义、“四功五法”概念、我国主要地方剧种产生的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四、中国书法了解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和今文字、广义和狭义的大篆以及各种书体的概念。熟悉汉字的体势、意蕴、笔墨、笔韵对书法视觉形象的美重要性以及书法艺术的感情性和个性对书法艺术的意义。掌握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的产生时代和其不同风格的书法流派、代表人物、著名书法作品,欣赏书法的方法。五、中国绘画-15-了解西方油画的简单历史、中西绘画差异的文化根源、中国的“书画

6、同源”说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画。熟悉中国绘画基本画科的不同分类、艺术形式、基本技法,中国绘画的流派、西方油画与中国绘画在写意与写实、点线与块面、层墨与色彩、构图虚与实、画面组合(诗、书、画、印、签名)复杂与简单、笔墨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如何欣赏中国画的笔墨、画法,如何欣赏画面上诗、书、画、印组合和“留虚”,如何评价中国画的气韵和意境。掌握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以及文人画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名家名作、“元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清“四憎”、“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岭南画派”、20世纪“传统派”、20世纪“

7、中西融合派”、“江苏画派”、“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专题二:宗教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产生、传播、消亡的条件及其性质、功用及其基本教义、经典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正确认识宗教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尊重国内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正确宣讲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能力。考试内容: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了解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熟悉其存在、消亡的基础、条件及宗教的实质、功用,宗教文化与相关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宗教文化知识的目的。二、中国的佛教

8、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四圣谛”中各谛的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