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20826
大小:7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大学生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初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北京100192)摘耍:当前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要求广大高校构建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指导队伍,建立“校-院(系)-班”三级就业指导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G459A1674-9324(2016)52-0026-02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大程度地决定了他今后的生活方式、个人前途以及对社
2、会和家庭的贡献。因此就业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首要因素。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1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758万人,2012—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呈上升趋势,且上升率逐年递增,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就业问题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难题。在如今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大学生尽快解决就业难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就对人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
3、要树立端正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专业知识和能力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宂,创新指导模式和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就业指导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是,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知识结构上,专业水准都跟不上毕业生快速增长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专业素质不均衡的现象。师资力量很匮乏,不但从业人员数量低,而且基本上属于兼职指导老师或者是各专业原有的辅导员。(二)就
4、业指导对象范围狭窄,周期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多数高校的毕业就业指导工作都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的,其规模和力度都较低,几乎是到了大四阶段才给学生们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同吋进行指导的日程周期较混乱,工作性质缺乏连续性。(三)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择业方向等多方诎都要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基本停留在信息发布、技巧培训、政策宣讲、协议办理等工作层面上,实习就业管理工作部门在很多高校中虚有其表。
5、三、在新形势下构建全程化的人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外国己经有较成功案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很多西方资木主义国家幵始实行以高校为主导,以市场需求来调节的就业机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就业指导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业指导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1.提升国家“软实力”,重点发展教育科技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容量。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提出:“当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然而,这条被西方国家奉为经典的奥肯定律却不适合当今的中国。中国经济在显著增长时却也
6、迎来了失业人数的大量增长。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依然处于工业增长的时期,即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人工劳动,所以不需要以前那么多劳动力。尤其是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重偏低,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水平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因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各类别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教育、科技等适合第三产业需要的人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途径。例如,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正引发全球新一?“汉语热”。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始举办对外汉语师
7、资培训班,所培养的学生,己分赴各大洲各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另外,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影响,网络时代到来了,而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培养质量、师资、科研能力、项目合作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毕业生就业也十分单一和落后。而华东师范大学却走出了一条新路,该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外知名人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和普陀区区政府联合成立了现代物流研究所,和广电集团中央研宄院、上海市集成电路研宄开发中心等联合成立了计算机应用研宂所,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宂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图像分析与智能
8、系统联合实验室,为更好地融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做了各种尝试。1.加大“三支一扶”和西部开发的力度,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地区与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要考虑如家庭户籍、经济、未来规划等综合因素大多愿意到东南部和大城市就业,而西南部及偏远和农村地区却少有人问津。不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