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

ID:9097652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7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_第1页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_第2页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_第3页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_第4页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_第5页
资源描述:

《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前段时间老板让给师弟师妹们做个报告,介绍下自己研究生期间的经验,因此作下此文,现拿到小木虫与大家分享下!注:谨献给即将上研或者刚上研一的学弟学妹们,木虫里即将毕业的小硕,或者已经是博士、博后、青椒等就可以绕道走开了。有部分内容参考过木虫里面其他的资源,但也是结合自身体会一字一句敲出来的,写的不好,有砖轻拍!!一,先想先写最后做有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话:高手都是先写好了文章,然后再去做实验来验证文章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虽然有点夸张,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做实验之前的思考和想法的重要性。我也在一些资料上看到别人介绍的经验中反复

2、提到这样几点:1,做实验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这样几个问题:得到某个实验思路,按这种方式去做,得出的结果是否可以发表文章?如果能发表,又可以发表在什么档次的刊物上?2,然后就是关于写文章。如果你已经想好准备要发一篇文章,最好要提前将文章的框架打好,最好不要等到你认为实验做完了才来开始动笔写。提前打好文章的框架,空出数据部分。这样做也可以更好的完成第一步提到的内容,关于“思考”的问题,提前想清楚了,框架都打好了,做实验的时候才更有目的性,做这组实验就是为了得到某一组或者某几组数据来填补文章的空缺。3,为了达到发一篇文章的目的,就必须得先看文献。只有这样,才知道如何将

3、文章给支撑起来,才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试验数据的。看文献的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思考如下几个问题:A.一组数据,人家是怎样写结果与讨论的?如果自己也准备做一组类似的实验,自己又会怎样讨论?B.自己的想法是否别人已经被别人做过了?如果别人做过了,自己是否还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如果别人没有做过,是别人没想到而没做的,还是这个想法不容易实现而没做的?二,关于实验中如何获得一个较好的想法、思路1,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大量地,有目的性的阅读文献,有机会碰到学术报告会或者交流会之类的就去听一听;2,如果身边或者熟悉的人中有和自己专业较相近的人,可以互相多沟通沟通,交流多了,有时就会

4、有一种灵感,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想法或者思路,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建立在你对这个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比较了解的基础之上的;3,如果有时在闲聊或者随意浏览网页的时候发现了某个你觉得跟你目前做的东西有相关性的事物时就先记下来吧,平时碰到了就多积累。我以前也在看之前的人是怎样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实验思路和想法的,现在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下,具体一点说可以概括为两点:1,传统途径:先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有个充分的认识之后再去发现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去想办法通过一个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最通用的途径和方式。2,非传统途径:自己先

5、苦思冥想,等自己突然灵光一现有了某个想法的时候再去查文献,看看这个想法别人是否已经实现了。当然,这个比较难实现,花费的功夫也会比较大,但是好处就是自己的思维不容易被以往的已经发表的想法给束缚。要想获得一个好的实验思路和想法,必须具备如下几个基本前提:1,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这也是看懂专业文献的基础,平时看文献如果碰到某个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最好当时就去查资料,去弄明白。最好不要抱着待会再去查待会再去看的想法,几分钟一过就会把这事儿给忘了。尤其是那种在文献中反复碰到的一些内容,更要仔仔细细的去弄明白;2,类似于传统途径,大量的阅读相关领域的科技文献。在小木虫上有看

6、到别人这样说过:硕士至少阅读600篇参考文献,粗看300,细看100,仔细研读约50篇。不过,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600貌似远远不够,建议大家翻一倍,(有时不要以为自己天天再看文献,以为看了很多很多了,其实真正统计一下的时候也就几百篇而已。)我统计了一下自己电脑中的文献,差不多就是这个数。(文献看多了好处是会慢慢体现出来的。一旦你已经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就没有多少时间来看文献了。写论文的时候看的文献就非常有针对性,只会集中精力去看和目前所写文章密切相关的文献,对于那种和自己论文主题不是很接近的文献就不会再去看。)关于看文献的几个注意事项:1,建议先中文后英

7、文,先综述性质文章后研究性文章。当然了,大多数人看文献都是先看中文吧,至于会不会“后英文”就比较悬了。单凭中文文献,了解的面比较窄,而且比较片面,所以还是得全面的看。先看中文文献有这样一个好处,可以首先掌握一些专业术语,不至于因为语言的问题而出现理解偏差,然后可以使自己对相关领域的体系脉络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对中文文章有一定认识之后就得开始着手大量阅读英文文献了。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者占多数,而且很多非英语国家的研究者也采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因此英文文章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远远超过了中文刊物。拟定了一个研究方向,建议首先从该领域的综述性文章入手,综述性文章包含的信息

8、量很大。优秀刊物上的综述性文章多采用约稿形式,一般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