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93974
大小:7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7
《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2014年07月11日15:16来源:《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作者:李存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其他代表论文:《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气论与仁学》、《“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原载《中国哲学史》,2009.2,《“气”概念的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殊》,原载《哲学研究》2006.9期《宋元学案》“托始于安定、泰山”,范仲淹的宋学开创者地位遂被其所掩。本文首先论述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的关系,指出胡瑗、孙复、石介等都是范仲淹门下的贤士,因为有范仲淹的激励、延
2、聘和推荐,“宋初三先生”才在宋代思想史或学术史上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庆历新政时期,由于范仲淹和“宋初三先生”的共同努力,确立了“明体达用之学”,此为道学之先驱。从庆历新政到道学,其间经过了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道学是在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下形成的。第三,范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并重视《中庸》和《春秋》,这对于道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范仲淹与道学在思想上的联系,更主要者是他首先在宋儒中提出了“孔颜乐处”的问题;宋学精神之所寄在书院,范仲淹的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对于宋代书院的兴起
3、有开创奠基之功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宋代新儒学,又称道学或理学。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定周敦颐为道学之开山,但又论:“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故程子平生不敢忘此数公,依旧尊他。”(《朱子语类》卷一二九)。在这里,朱熹说出了宋代新儒学的兴起“亦有其渐”,这个“渐”的开创者实为范仲淹。 然而,范仲淹的这个开创者的地位一直没有被确认,这与程颐的尊敬胡瑗(安定)很有关系。所谓“程子平生不敢忘此数公,
4、依旧尊他”,在“此数公”中,程颐所最尊敬的实为胡瑗。程颐“始冠,游太学”,胡瑗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得程颐之作,“大惊异之,即请相见,遂以先生为学职”(《程氏文集》卷八)。《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黄百家说:胡瑗对程颐“知契独深”,“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于濂溪虽尝从学,往往字之曰茂叔,于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称也”。程颐敬礼胡瑗,而胡瑗曾与孙复、石介同学,此所以《宋元学案》“托始于安定、泰山者,其意远有端绪”(《宋元学案·序录》)。因为《宋元学案》“托始于安定、泰山”,所以“高平(范仲淹)学案”就被列在
5、了“安定学案”和“泰山学案”之后,范仲淹的开创者地位遂被“宋初三先生”所掩。 《宋元学案·序录》云:“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又云:“晦翁推原学术,安定、泰山而外,高平范魏公其一也。高平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从这里看不出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的关系,似乎范仲淹是安定、泰山“而外”或而后的另一支。其实,范仲淹不仅“导横渠(张载)以入圣人之室”,而且也是“宋初三先生”的领路人。朱熹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一记:“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
6、介、李觏之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这才是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之关系的实际情况: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等都是范仲淹门下的贤士。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生在徐州,两岁丧父,母贫无所依,改嫁长山(今山东长山县)朱氏。他21岁时寄居在长白山醴泉寺(今山东邹平县南)刻苦读书[1],23岁时感愤自立,佩琴剑径趋南都(今河南商丘),“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范文正公集·年谱》),“冬夜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宋史·范仲淹传》),如此苦学五
7、年乃“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孝弟忠信”。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登进士第。 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居士集》卷二十)朱熹也曾说:“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朱子语类》卷一二九)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提出“救文弊”、“复武举”、“重三馆之选,赏直谏之臣,及革赏延之弊”等改革主张。其中“救文弊
8、”的思想,是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宋代古文运动的开端,比尹洙、欧阳修、石介等投入古文运动“至少要早十年”[2]。他在书中批评当时士人学风和吏治的败坏: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文正公集》卷七《奏上时务书》) 范仲淹将士人的学风,即士人能否继承儒家的“师道”,认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