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

ID:909340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7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_第1页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_第2页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_第3页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_第4页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朱方莲教学背景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我重视阅读教学,互联网为辅助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学课题过零丁洋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2.学会赏析句子。教材分析《过零丁洋》中考必考的古诗,主题是“慷慨正气”,所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之美。《过零丁洋》正是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所展现的对国家的责任和坦

2、然面对死亡的豪情。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教学过程一.关于作者(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5927.htm文天祥: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二十岁进士及第,状元入仕。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天祥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奉命往敌营议和被拘,后脱逃,转战赣、闽、岭等地。1278年兵败被俘,押送大都,元军威逼利诱,始终不屈

3、。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二.作品背景(用音乐创设情境)(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2727949.html文天祥于1278年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竟不能逼。三.赏析古诗1.学生背诵,教师指导朗读。2.全体学生和名家一起朗

4、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jAokIxeS1Q(赏读诗文)3.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多媒体展示)http://www.chazidian.com/shici62739/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古代兵器。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年。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

5、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品读诗文)4.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画面,体味情感)http://wenda.so.com/q/1363023082061621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5.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读感悟)6.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

6、国家的哪两件大事?(多媒体出示画面,总结)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7.颔联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多媒体展示做题格式)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跟学生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联系,特定的意象往往有其特定的表情作用。如本诗的“飘絮”与“浮萍”一般指坎坷的命运或不顺的仕途。)8.

7、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看画面,体味情境教学)http://www.docin.com/p-585830332.html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9.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展示答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

8、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四.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1.文天祥拒绝降元,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4023402.html2.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学生展示,多媒体示例)事例:屈原宁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