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92236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7
《论备受争议的成都市井文化——假打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备受争议的成都市井文化——假打张菲菲(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摘要:成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成都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提到成都时,大家除了会想到用“天府之国”“休闲娱乐”来评价成都以外,还会想到一个标签就是“假打”。“假打”作为成都的市井文化之一似乎已经代表了成都人的整体形象。但是作为一种可以长期存在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本文将主要对作为成都市井文化之一的“假打”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帮助大家更加了解成都,消除对成都人的成见。关键字:成都,市井文化,假打,争议一、何为市井文化(一)市井文化的定义“假打文化”作为成都的市
2、井文化之一,要了解什么是“假打文化”,那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市井文化”。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但它同时自由闲散缺乏庄严,缺少深刻性和心灵冲击力。从市井文化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市井文化主要来自于市民的生活,主要体现的是市民的生活形态,反映的是市民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粗俗不正式。但是,正是这种不正式才是最真实体现人民生活的方式。大多数市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懂得欣赏高雅的艺术,也没有经济实力去欣赏
3、音乐会,去参加艺术展览,他们的核心就是生活,或者说生活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所以,这种体现他们真实生活状态的文化也必定会存在粗滥陋俗的一面。社会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这个社会当中必定会既存在高雅的生活文化也存在低俗平庸的市井文化。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角度讲,也正是这种市井文化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通过这种文化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高兴和不开心,以此帮助他们获得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所以这个层面来讲,市井文化具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二)市井文化的不同体现形式市井文化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当中体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二人转是东北的市井文化,棒棒军是重庆的市井文化,“假打”体现的是成都的市井
4、文化。虽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市井文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却都体现了市民的生活态度,都多多少少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成都假打文化(一)什么是假打假打是四川方言,始于李伯清散打评书,形容装腔作势,弄虚作假,主要是在成都话里。“假打”是李伯清特色散打评书亮点之一。李伯清散打的题材基本都来源于小市民的生活,真实再现成都市井文化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应该理解为是成都人的文化特色,一种幽默喜剧的调侃语境,是一种语言艺术。如果普通话常说的吹牛,那么假打则在吹牛的基础上更渲染了一种“悬”,悬得让人知道这是假的,但也要为这“悬”而捧腹大笑,体现的是成都人无奈自嘲但乐观
5、的生活态度。(二)“假打”体现了成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人们都在为了生活而不断奔波。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我们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很多人选择怨天尤人,选择攻击,但是成都人将这种抱怨化成了一种“自嘲”,用这种“假打”夸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当成一个笑话,然后大笑一场,继续为生活打拼。这其实体现的是成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现实虽然不尽人意,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他们不能改变现实,那么就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其愁眉苦脸地过日子,还不如就当成一个玩笑,笑笑就过了。其实这种自嘲的“假打”文化与成都休闲怡然自得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三)假打与虚伪的区别——假打有时其实只是一种客套假打与我们常说
6、的虚伪并不同,它其实是一种真虚伪。虚伪在某种程度上是怀着不良的意图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态度与行为。而假打更倾向于“客套”,但比客套多了一点人情味。假打又有点像吹牛,但是比吹牛多了点自嘲与无奈。假打其实本身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客套”,只是加上了成都当地特有的方言特色,把它理解成一种假。如果一个人说改天请你吃饭,但是迟迟未请,你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假,但是说这句话的人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他是在与你客套,而并非真的要让你的希望落空,以伤害你为目的。我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可以理解这种近乎于“假打”的客套,但是如果将成都人的“客套”理解成一种虚伪,那实在是不公平。那如果成都人的“客套”被当
7、成虚伪的话,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客套也可以被当做一种虚伪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假打”或者“客套”与“虚伪”之间的区别,切忌乱戴帽子。(四)为什么说成都人假打——其实是一种文化刻板印象从假打的来源我们知道,假打最开始来源于李伯清的散打评书,选用一些反应市井小民生活形态的题材并将其夸张化,加上成都当地特有的方言达到娱乐大众的效果。然而不得不说明的是,李伯清选用的这些例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反应的广大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形态。然而,当其他城市的人与成都人在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