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本质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本质

ID:9080429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本质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本质_第2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爱情”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爱情”爱情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复杂的情感现象,人们渴望爱情却并不完全了解爱情,现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情,这是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也是生活中存在实际应用的知识,那么就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爱情的定义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有如下几个特点:1.爱情一般是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2.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3.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4.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

2、精神上的依恋。5.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判断。二.爱情与喜欢的不同在实际生活中,与爱情最容易混淆的一种人际吸引方式是喜欢。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两者的区别:1.依恋。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2.利他。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宽容。最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在恋爱中也会表现出某种理解、宽容、关怀和无私。3.亲密。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通常情况下,社会化水平比较高的成年人能区分喜欢和爱情,但个别成人,特别是相当部分的青年,不能很好地区分依赖、尊重、喜欢与爱情。三.爱情的发展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爱情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取样与评估男女双方在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以及相互抵消后的盈余(并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也包括性格

4、等等)。如果此盈余超过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就会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2.互惠此阶段,男女双方尽可能地交换收益,如一起聊天、互赠礼物,探讨兴趣,随着互惠增多,亲密感随之增强。3.承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得到的收益,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交往,双方关系固定,频繁交往。4.制度化当双方离不开对方,但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对方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关系具有排他性,要求彼此忠诚。四、斯滕伯格的爱情理论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完美的爱情必须包括这三者。亲密是彼此的喜欢、理

5、解与期待;激情即两者之间存在魅力和性的吸引;承诺是双方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也是判断两个人是否存在爱情的要素。社会心理学把爱情理解为最强烈的一种人际吸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也会遇到很多关于爱情问题来访的求助者,对于爱情实质的了解有助于心理咨询的工作。对心理咨询师感兴趣,需要了解考试信息可以咨询我用户名。信息源于勤思心理咨询师网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