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7146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案例《用真诚接近用关爱转化》郑江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真诚接近用关爱转化常州市丽华中学郑江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从中有所失,更有所获。差生教育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因为他们不愿与我们接近,更不愿接受我们的观点。往往是越教育,学生的心离老师越远。问题在哪?我们没走进学生的心里,他是把你拒之门外的。如果我们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会怎样?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里?[案例]学生小陈表现: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老师的要求,经常不完成作业,经常抄袭。 课下经常捉弄他人,有时会大打出手。[了解情况]:访问小学教师:这位学生在四、五年级的时候,课上学习比较认真,学习比较积极,
2、能够尊重老师,有礼貌,一直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表扬。六年级时学习一路下滑,品德逐渐恶劣,对于情况不是很了解。访问学生家长:这个孩子头脑很灵活,喜欢研究一些东西,不爱说话。原来成绩很好,但是六年级的时候,不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次工作,但是依然不管用。这孩子太犟,我不管他了,管不了。(家长很气愤,不愿再谈。)[分析情况]:家长管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的叛离。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再加上家庭的过分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他们好逸恶劳,自我意识过重,承受能力
3、极小,心理素质较差,对所有情况都存在敌意。[教育行为]:1、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我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发现他经常很早的到校,而且还把要学习的科目准备好,整齐的放在书桌上。我有意在班会中表扬他,发现他的脸上出现了那种淡淡的微笑。我想我的第一步成功了。通过留心的观察我从中也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老师敏锐细致的观察。班主任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就得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2.耐心倾听,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老师充分了
4、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为了趁热打铁,我利用一天下午,我把这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并让他坐下来。这个孩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接着和颜悦色得说:“老师最近发现你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与你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如果你能在学习上稍加努力,我想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边说我边用期盼的目光盯着他。他一下子
5、脸红了,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使得这个散漫惯了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和他谈了关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倾听了他的很多的事情。令我惊奇的是,这个平日令老师头疼的“调皮鬼”竟然和我聊的这样投机,我不禁暗自高兴。作为班主任,走近每个学生,听听他们的心声并与他们沟通是多么的重要!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委以重任,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调皮鬼”不再调皮,班级情况明显好转。3.真心关怀,用诚挚的爱心,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来贴近学生。每当这时,班主任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促膝长谈。面对老师那暖意
6、融融的关心和爱护时,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就会由于喜欢该老师而倾心于接受他的影响。4.客观评价,班主任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前进的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老师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善于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起希望之火,这种做法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由于他擅长拆卸和维修一些简单的东西,因此他的动手能力很强。于是,我和他单独谈了一次话。“你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你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文化成
7、绩太差,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吗?”也许听到老师真诚的肯定,他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继续亲切的说:“当然,如果你能从现在努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也能胜任老师交的任务。”从此,他在老师的耐心地教育和帮助下,一改往日的面貌,学习认真了,如同换了一个人。一学期下来,他的学习进步很大,他参加学校组织的手工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
8、,润物无声。[心得体会]: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真心关怀;客观评价,以满腔热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用真诚走进孩子的心里,用关爱唤醒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灵,执着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每位教师都会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