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64745
大小:23.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桓温—《世说新语》中的一代枭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桓温《世说新语》中的争议英雄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分析作者2012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王子妍摘要:《世说新语》一书,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逸闻轶事,而桓温是出场次数最多的人物之一,仅次于王导和谢安。桓温从没落的军人世家,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智谋,一直当上权倾朝野的大司马,甚至几乎改朝换代。桓温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然而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他传奇般的人生,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关键词:《世说新语》桓温性格争议士族篡位正文:《世说新语》一书,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其中,记录了千载之前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分为德行、言语、政
2、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千多则,大多是当时士族的言谈举止,其中尤其以王谢两大家族居多。然而,亦有一个另类人物,出身家道中落的将门,曾备受东晋士族的轻视,却在《世说新语》中被大量记载,被提及的次数仅次于谢安,王导。他就是一生中充满争议的一代枭雄,东晋大司马桓温。桓温(312~373),字符子,汉族,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相貌温伟,有奇骨,面有七星,刘惔称之“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幼年丧父,少年结交名流,与刘惔、殷浩齐名。枕戈泣血十八岁手刃父仇。后与庾翼相交,受庾翼推荐,娶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为妻,并
3、任琅琊内史,步入仕途。历任征西大将军、开府、南郡公、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录尚书事等职。桓温一生饱经风雨,幼年时家道中落,父亲早亡,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才能勇略,一步一步获得赫赫功名与地位,与一般士族子弟依靠家世背景,无才无德也可身居高位,截然不同。少年时,在桓温的父亲桓彝未曾去世前,桓温也曾过过一段豪杰义气的贵族公子的生活。他放浪赌场,曾一次输的身无分文,全仗好友袁耽出手相助,将所输钱财全部赢回,逼得债主懊恼不已,而两人则拂袖狂笑而去。由此可见,少年桓温也是一个任侠放荡的公子哥。当时的桓家家境尚好,才能
4、容得桓温年少轻狂。4将门之后,姿容俊美,此时的桓温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一如大多数贵族公子般,游戏市井中。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命运弄人,桓温极可能像大多数贵族子弟般,依靠父亲提携,在军中担任一官半职,衣食无忧的过完一辈子。然而好景不长,公元327年,东晋发生“苏峻之乱”,桓彝壮烈殉国。死时,桓温才十五岁。父亲早逝,留下尚未成年的兄弟五人,孤儿寡母,顿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一次母亲生病要以羊为药引,竟也无力购买,结果把幼弟桓冲典押给卖主,才换得一头羊。身为长子,桓温责无旁贷地成了这个破碎家庭的支撑。这段艰难时刻,少年的桓温
5、饱尝辛酸与屈辱,可能,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产生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生活并没有磨去他的锋芒,此时的桓温依然是一个热血少年,苦练三年武艺,只身闯入杀父仇人江播的灵堂,拔剑出鞘,一连手刃了江播的三个儿子,然后镇定而去,将惊恐的吊唁者抛在身后。在当时,为父报仇并不犯法,反而是一件值得广为称赞的事情,何况江播是曾经参加过叛逆的乱臣贼子。或许桓温也没想到,自己为父报仇的事情竟很快传遍了全国,更没有想到,这成了他出人头地,走向一代枭雄的契机。很快,桓温的事迹传到了晋成帝的耳中,后来,晋成帝亲自接见了他,与之对谈,见他容貌端庄,器宇轩
6、昂,才学过人,大为喜爱,不仅允许他承袭其父的万宁男爵位,封为琅琊太守,还把南康长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列为皇室成员。若是一般人,有权有势,又成了皇亲国戚,恐怕就会安享富贵荣华的生活了。可桓温就是桓温,他不屑同一般的驸马爷一样“吃软饭”,而是希望凭才干建功立业,彻底摆脱东晋士族对武官的轻视。所幸的是晋武帝也没有“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晋书》),任命他为安西将军。公元345年(永和二年)11月,桓温出兵伐蜀,使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他上了表就出发,所以朝廷虽有异议,也无从阻止他了。而当时朝中大臣多认为他此去必输无疑。然
7、而,桓温初师大捷,一路打到成都,灭了成汉,不仅使之并入东晋,而且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力拥戴。桓温的举动,实在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蜀地险恶,己方孤军深入,极有可能败北。桓温其实是一个谨慎的人,这无疑是他迫切想要树立功名威望,改变众人印象,提高自己身份的决心体现。公元354年,桓温统率四万晋军,从江陵出发,攻打前秦,将开国君主符健打得只剩六千老弱。桓温本已将长安团团围住,无奈军粮不济,只得抱恨而归。两年后,桓温第二次北伐,克复西晋旧都洛阳。他原想劝晋穆帝还都洛阳,可朝廷一方面偏安久居,贪图安逸,另一方面担心桓温“挟天子以令诸
8、侯”,就没有同意。最后,桓温只得挥师还晋,光复之地及洛阳重又落入北方胡族之手。第三次北伐,一路打到枋头,因前燕慕容垂切断晋军军粮,桓温不得不撤退,中途被慕容垂八千铁骑打败,桓温再次含恨而回,深感耻辱。几次北伐均功亏一篑,可恨朝廷人心不齐,不能光复中原,是桓温心中最大4的遗憾。随着权力的渐渐增加,桓温产生了取而代之,一统天下的想法。“既不能流芳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