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

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

ID:9042507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5

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_第1页
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_第2页
资源描述:

《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索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孔德林教育评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经历。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关系到新课程推行的成败。那么教育者应转变哪些“评价”观念呢?一.评价不能等同于考试分数。长期以来“考试分数”是对学生评价的最普遍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分数”是指纸笔形式解答试卷后所获得的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即智力因素。受“应试教育”影响,考试成了甄别和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评价学生时习惯性地盯着“分数”,把学生各科成绩简单相加之后,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习惯性地认为“分数”高的学生为优秀的学生,而且笼统地认为其

2、各方面素质都很好;“分数”低的学生为差生,而且笼统地认为其各方面素质都很差。这种片面而单一的评价方式强烈地促使教师和学生追求“高分”,为此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满堂灌”、强化“考试训练”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枯燥的“考试分数”较难评价学生“智力因素”之外的其它素质,使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使老师、家长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许多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实际上是“低分数”的学生,他们真的有“问题”吗?他们虽然不适应“考试”,但他们却具有其他方面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潜力。而许多“高分数”的学生,真的没“问题”吗?他们中许多人生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

3、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发展个性差异。显然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项目不符合新课程学生发展的理念。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评价学生的奖项类型多样,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前对基础教育教育活动影响较大的是“升学考试”,“升学考试”的形式基本上是纸笔解答,而且甄别和选拔的“味道”更浓。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对实施新课程影响很

4、大。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降低“升学考试”的分量,改革升学考试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建立健全形成性评价体系。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二.评价手段应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一思想将逐渐改变我国当前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评价类型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形成性评价;既有口头形式的评价,也有书面形式的评价;可采取分数形式、等级形式,也可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只有实行多样的评价手段,才能对教育行为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才不会成为

5、一句空话。下面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一谈评价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进行适时评价。例如,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可采用A、B、C、D等级评价手段。发言积极、能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学生可评价为A级;发言虽然积极,但没有创造性见解的评为B级;发言不积极,偶尔回答问题的为C级;不发言的为D级。课堂练习中能举一反三的为A级;严格模仿例题解答准确无误但缺乏变通的为B级;基本能模仿例题解答,有一些错误的为C级;不能模仿例题解答且错误很多的为D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同学配合默契,且能带领小组成员讨论研究的为A级;虽能与同学配合默契,但比较被动讨论研究的为B级;与同学配合不太默契,

6、但讨论研究能力较强的为C级;既不能与同学配合默契,又被动参与讨论研究的为D级。课堂教学中口头形式评价也很重要。例如:很好、不错、真有创见、你的状态不好、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你没有积极思考等语句都可以运用。要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避免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评价用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发生错误的学生要委婉指出,课下与其交流后再予以评价。每课后,教师要及时将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凭印象给出等级评价分值,并记录在学生电子档案中。课堂评价难免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因此评价时要甚而又甚。对学生的作业也要进行适时评价。每次批改作业时不要单单写上“阅”字和日期。要写出简短评语,指出优缺点,如“很好”、“真棒

7、”、“不够认真”、“有进步,继续努力吧”、“为什么不改正错误”、“为什么没有补上这道题”等等。为了便于把作业情况记录下来,要及时评出等级。可用“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等文字和字母表示。每次评价结果进入学生的电子档案中。学生在实践当中的表现和所获得研究成果如——“论文、调查报告、课件”等,与试卷不同,不宜采用计算分数的方法。教师可以撰写简短评语,并评出等级,反馈给学生。也可以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