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41168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5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推行小红花换分制后的思考东台市幼儿园[摘要]奖励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已被幼儿教师普遍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奖励方式如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于是试着选择了用累积小红花来换取物质奖励——铅笔的换分法,是想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关键词]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换分两者结合代币法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挑选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A组的孩子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则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3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主动去
2、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则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可见,对于孩子们来说,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重要得多,或者说更能发挥持久的作用。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物质是人人追求的。而我们的孩子们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被日益同化,所以只有精神奖励而没有物质奖励必然是行不通的。我带这个班的孩子三年,从小班、中班一直到大班。案例1:这帮孩子刚入小班的时候,常有人哭闹不止,带动全班一起哭,于是用糖引诱“不哭的小朋友可以吃到一块糖”。老师手中花花绿绿的糖果立即转
3、移了小朋友的注意,为吃到糖,效果立竿见影。等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中班时,糖果便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口头表扬和小红花,而小红花的数量则成了小朋友之间相互较量的砝码。进入大班,小红花的频繁使用,让这帮渐渐懂事的孩子对此不再那么重视了,而口头表扬也无法激发起幼儿更多的热情了。无意中看到杂志上有位老师采用了“小红花积分制”8,于是决定效仿,并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作了修改:在幼儿园中,无论活动、午睡、吃饭,还是任何事情,只要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由小朋友自己保管,当得到10朵小红花时,便可以跟老师换一枚“笑脸”,当积到5枚“笑脸”,就可
4、以和老师换一支铅笔。同时“告诉”小朋友,铅笔的多少决定了能否上小学,所以希望小朋友努力争取。消息一宣布,小朋友都觉得很新鲜,纷纷议论想要得到铅笔,有的在暗暗为自己加油。果然,第二天,小朋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态度认真了,吃饭比以前快多了,挑食的小朋友少了,睡觉安静多了,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让小朋友有了惊人的变化。当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拿到了他们的第一朵小红花,有的小朋友甚至拿到了两朵三朵。很快兑现的承诺让小朋友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表示明天要拿到更多的小红花。反思1:“小红花积分制”原是无奈之选,想不到竟给了小朋友莫大的
5、动力,小朋友真的是为了那些铅笔而改变的吗?用物质鼓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一招容易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会挫伤小朋友学习或者对所有事情的兴趣,因为他只是为了物质在“工作”。因物质许诺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行为常常不会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这种被动行为不易巩固,更谈不上发展。如果需要让它维持和发展下去,只有新的,更高级的物质许诺才行,否则小朋友的积极性或兴趣就会立即大打折扣。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偶尔能够刺激小朋友的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就不但丧失了刺激作用,说不定还会
6、使小朋友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任何事都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几支铅笔而学习,甚至还可能导致品质上的问题。想到这,我不禁要为这样的做法担忧了,这样真的能让小朋友更好地发展吗?案例2:8小红花积分制推行以来,小朋友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都在挑战着自己的过去,力求进步。可进步岂是那么容易,慢慢地,有些小朋友的热情就退了下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们许诺:小朋友在活动中如果回答问题次数多的,或者能在活动中不随便讲话,能一直坐得端正的,都可以拿小红花。这下,小朋友又有了动力,积极动脑,争着回答问题,活动的气氛特别地好,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
7、正的,就连那些平时怎么都闲不住的小朋友,只要稍一提醒,都立刻坐好,活动进行起来很是顺利。连休息的时候,都有一些小朋友安安静静地端坐着,等着老师表扬、发小红花;别的小朋友打闹玩耍的时候,他们也会在一旁静息,用眼睛看着老师,希望能拿到小红花。这下让我为难了:谁都知道这些小朋友是故意做出来给我看的,目的只是一朵小红花,这样的行为我应该给予嘉奖吗?或者视而不见?反思2:这样的情况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六、七岁的孩子为了目的想出了各种方法。可是这是我的目的吗?我难道只是想要一些上课安静、不捣乱、循规蹈矩的孩子吗?我的小红花的作用难道就在这儿吗?我这样算不算频繁
8、地滥用奖励呢?有人指出: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