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35861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5
《惠安县委教育工委惠安县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惠委教〔2009〕19号惠安县委教育工委惠安县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暂行)》的通知各中学、职校、中心小学、实小、实幼,教师进修学校、技术学校、特教学校,各民办学校:现将县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暂行)》印发给你们,请各校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中共惠安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惠安县教育局2009年5月25日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人事局。-8-附件: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暂行)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
2、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校实际,经研究,特制定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关键;教师素质,师德为魂。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
3、人。“高尚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与否的重要标尺之一。要站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8-长期以来,我县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教育事业做出奉献,涌现出许多师德高尚的教师,得到全县人民的赞可和尊重。但必须看到,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人民群众
4、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教师队伍中职业信念、道德水准、奉献精神、从教行为、治学态度、道德意识等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进一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师爱和责任为核心,以“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为关键,以强化职业信念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优化师德制度环境,激励广大教师
5、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从而造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要求(一)弘扬六种精神,争当师德师风楷模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6、,不敷衍塞责。-8-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
7、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实施职业警戒,规范教师从教行为1、“五条禁令”:即①严禁利用课堂散布、传授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言论;②严禁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③严禁利用教师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④严禁招生考试徇私舞弊;⑤严禁参与邪教组织、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2、“十个不准”:即①不准在职在岗人员利用工作时间在校外兼职或从事第二职业;②不准校级干部不按规定任课;③不准无故停(
8、缺、调)课、违规补课或有偿家教;④不准上课期间擅离课堂或使用通讯工具;⑤不准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或以各种借口拒收学生、将学生撵出课堂或诱导学生转学、休学、退学;-8-⑥不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或个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晋级晋职以及因病因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