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

ID:9028558

大小:20.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_第1页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_第2页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_第3页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_第4页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资企业的职场生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德资企业生存宝典 田彦红 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世界有三大企业管理模式:美国、德国、日本。各种模式、风格和文化都个性鲜明,我们已经在上一期中了解了美资企业的特点,这一期,我们来试着走进德资企业,看看在德资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有什么感受,怎么说的。 A 严谨 德国企业的最大特点    10月11日是中德合作三十周年纪念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销售副总裁安诺瑞日前在庆祝“中德合作三十周年”活动上说,自一九九八年至今,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达八十亿美元。而在人才市场上的调查表明,德资企业已经成为求职者仅次于美资企业的第二选择。     德国人办事的严谨、认真且一丝不苟,可谓世界闻名,也让

2、一些不习惯这种“性格”的人感到“头疼”。在德国即使是一小包方便面的汤料上也一定会注明加水量是几百毫升,烹煮的时间是几分钟。在中国,我们最经常听到调侃德国人的就是:德国人的厨房里,必不可少的有时钟、温度计和天平。做饭前,对各样原料用量器计量好份量,然后上锅,用温度计测温,看时钟掌握时间。精益求精,丝毫不差。这种按照科学试验的方式烹调的德国食品,在世界上真是独一无二。    而这种态度,同样也放在了德国人的工作上。德国人敬业、坦诚、守时、有条理,特别是在细节上的一丝不苟、万分认真,是全球所公认。如果说美国企业以创新闻名于世,德国企业则以严谨享誉全球。严谨即为德国企业最突出的个性。     我们如

3、果把德资企业和美资企业放在一起,可能更能明显地看到这种差异,更能深刻地理解德资企业的严谨之根深蒂固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年前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这两位世界汽车巨头以360亿美元的高价“平等合并”, 当时这桩合并被全球舆论界称为“天堂里的婚姻”。因为,戴姆勒—奔驰公司是德国实力最强的企业,是扬名世界的“梅塞德斯”品牌的所有者;克莱斯勒则是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中赢利能力最强、效率最高的公司。原以为这宗跨越大西洋的强强联合定会造就一个驰骋世界汽车市场、所向无敌的巨无霸,谁会想到,合并后的第二年公司亏损5.12亿美元,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一

4、路下滑,锐减50%。不久后,美籍管理层正式土崩瓦解,克莱斯勒纳入德方的掌握之中。这桩“天堂里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就走到了尽头。     业内人士研究后发现,导致这种失败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和德国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冲突。     德国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对工艺流程控制严格,对质量要求近乎苛刻;美国人强调个性的舒展,崇尚创新行为,在产品品质的追求上不及德国人执着。美方人士担心德国企业中那种近乎死板的工作方法和严重的官僚习气会销蚀美国公司中浓厚的自由气氛和强烈的创新激情。两公司从高层管理人员直至普通员工沟通上产生严重障碍,制约了总公司的整体运作,也最终致使这桩“天堂婚姻”破裂。 B 德资企业让

5、员工行走在爱与痛的边缘    从这桩例子,我们可以从与美资企业那种强烈的自由、开放和创新意识的对比中发现,德资企业有着从其民族的文化中带来的深入骨髓的严谨、认真、稳重、规范,层次分明、步骤烦琐、一丝不苟,带有一种掌握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权利意识。这种企业的“性格”究竟是利是弊?有什么优点缺点?中国的员工在进入德资企业之后能否适应和习惯这种风格呢?看看在德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是怎么看,怎么想的。     用人保守 升迁无门     ALLY是德国一家知名企业的信息与移动通信集团的一名工程师,她向记者谈起自己在这家世界著名的德资企业里的感受时,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保守”,而且是体现在各方面的

6、。这种“保守”首先体现在德资企业的用人观念上。     ALLY所在的部门是属于德国总公司直接下属的分支,几乎所有的部门经理全都是德国人。在德资企业一般都是这样,中层以上的干部就找不着中国人的影子,极少数的几个中国人的面孔那也是德籍华人。ALLY有一个同事在一个工程部做了好多年,工作十分出色,但只升到初级管理岗位,实在没法升了,所以只好把他调到上海的总公司去,就算是给他升了职。     另一位在德国一家著名的生产和销售照明设备公司的DINE也有同感,他介绍说在他们的部门负责销售的总裁是由德方聘请的新加坡人,其他的一些部门的主管一般都是德国人,中层只有一小部分是中国本土的员工担任。DINE说,

7、在德国公司的中国雇员很难升到高层,他的一个读化学的朋友,在一家著名的德资化工原料企业工作了将近十年,最近才担任了一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德国企业对自己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非常保守的,这一点,做工程技术的ALLY深有体会,也感到十分无奈。她说,经常接触到一些工具和技术性的东西,但公司往往只告诉你怎么使用,至于原理是什么,则不愿告诉你。这使ALLY有时感到束缚手脚。因为,如果有客户向他们投诉产品技术方面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