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

ID:9017096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雷 红 霞(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作者简介]雷红霞(195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摘 要]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但他们在价值取向、方法原则和文化精神等方面却是不同的。然而两种道德哲学在历史使命、人生追求、生存方式,以及它们的深远影响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就具有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补及吸取西方哲学的科学精神理性法则的基点。这对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构建当代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礼仪;灵异;仁

2、;善;中庸;接生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74(2000)03-0329-04  孔子与苏格拉底堪称中西两大圣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位圣哲都在伦理道德领域中探索,有着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通过对两人的道德哲学作出比较性的研究,揭示中西不同的价值取向、方法原则和文化精神,说明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互补、批判吸取西方哲学的科学精神理性法则,对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构建当代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共同的历史使命——稳定社会秩序;不同的安邦之道——

3、外在传统礼仪与内在灵异之声  两位圣哲(孔子前551—479、苏格拉底约前469—399)在时间的序列历史的长河中相距并不遥远,但却处于中西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与希腊,孔子处于我国的春秋末年,正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而苏格拉底则处于希腊城邦奴隶制发展至衰落时期,两人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家,但却肩负着相似的历史使命。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社会混乱;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制陷入深刻危机,社会动荡,人心不稳。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两人都极力想挽救社会危机实现国家安定,都苦心探求着救国安邦的济世良方。尽管两位圣哲

4、担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稳定社会秩序,救国安邦,而如何救国安邦?两人则走着不同的道路,体现着不同的安邦之道。孔子肯定传统,眼光向后,自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是教人恭、顺、敬、从,其核心是“正名”,即确立社会等级名分,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颜渊》),君要有为君之道,臣要有为臣之道,父要有为父之道,子要有为子之道,这样才能与“礼”相符。孔子极力推崇三代(尤其是周代)的传统礼制,以“礼”规范人们的行为,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5、,非礼勿动”[1](《颜渊》),力图通过传统礼制来调整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安定,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局面。苏格拉底否定传统,眼光向前,自称“一无所知”,认为“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2](第68页)。他反对城邦信奉的传统神,宣扬一种新神(非传统宗教的神是思想理性的神),求助内在的灵异之声,苏格拉底的新神可以说是灵异1,其实质是教人照顾自己的心灵,“认识自己”,注重心灵最大程度的改善,通过心灵去倾听神之声,去认识理性神的目的“善”,去按照善的目的行事,从而达到人心纯洁,道德高尚,社会安定,建立稳定和谐的国家秩序。稳定社会秩序探求救国良

6、方的共同使命,必然使两位圣哲都关注社会人生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道德哲学,都将崇高的道德理想——“仁”与“善”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目标。(二)共同的人生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取向——“仁”的道德实践与“善”的理论认识  两位圣哲都共同追求人生崇高的道德理想。孔子的“仁”与苏格拉底的“善”,各自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两人都未对其下明确的定义,应该说,“仁”与“善”是对诸种善德的最高概括及其伦理总纲。“仁”是孔子追求的道德理想,也是他全部道德哲学的精核,以“仁”为核心,构成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它包括孝、恕、恭、义、宽、信、敏、惠等丰富的内容。“樊迟问仁。子曰

7、:‘爱人’”[1](《颜渊》)。而如何“爱人”?孔子认为,人伦关系是—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没有人伦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延续,而人伦的核心是血缘,因此为仁应当从“孝”做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学而》)!“孝”是“仁”的本源和基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学而》)。孔子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骨肉亲情出发,推及到宗族,并由尊敬长辈、厚待亲友的宗族关系推及到“泛爱众”,从而形成“家——国”的仁学推演逻辑。孔子维系传统,恢复旧的礼制,必然尊祖孝亲,推崇孝道,将孝悌的道德品行修养放在第一位,以便为调整人伦关系,为以血缘关系为

8、纽带的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