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ID:9013696

大小:165.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e_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热带农业研究第10卷第1期SubtropicalAgricultureResearch2014年2月e-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123倪晓超,章馨月,章清杞(1.宁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宁德352100;2.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3.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综述了水稻长穗颈种质在杂交水稻选育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e-型杂交水稻品种概念、类型及其选育现状以及e-型杂交水稻的特征特性等,并对e-型杂交水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e-型杂交水稻;特征特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2

2、5(2014)01-0069-04Researchanddevelopmentofeui-hybridrice123NIXiao-chao,ZHANGXin-yue,ZHANGQing-qi(1.NingdeAgriculture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Ningde,Fujian352100,China;2.CollegeofTrafficandCivilEngineering;3.CollegeofCropScienc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

3、002,China)Abstract:Inthispaper,wesummarizetheresearchandutilizationofeuigenesinhybridricebreeding,includingconcept,type,characteristicsandbreedingstatusofeui-hybridrice(e-hybridrice).Meanwhiletheprospectsofe-hybridriceutilizationareelabo-rated.Keywords:e-hybridrice;characteristics;re

4、searchanddevelopment601998年,福建农林大学杨仁崔教授采用Co-γ射线照射诱变技术,从杂交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M2群[1]体中获得了高秆隐性突变种质(带有eui基因),并开始了e-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和研究。e-型杂交水稻是指该类型杂交稻的恢复系或不育系之一或二者皆为含有eui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或高秆隐性恢复系。含有eui基因的水稻不育系其最上节间显著伸长,可以减轻或完全解决水稻不育系存在的包穗、包颈现象。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其不育系必须通过喷施赤霉素(俗称“920”)使不育系解除包穗,提高结实率。利用长穗颈不育系制种可以少施或不施赤霉素,降低了

5、制种中的人工和药物成本,制种产量也有一定程度[2-3]的提高。由于e-型杂交水稻的这一特性使得一批水稻育种家投入了对e-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和研究中,并选育出一批长穗颈不育系、高秆隐性恢复系和e-型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本文就e-型杂交水稻品种概念、类型及其选育现状,以及e-型杂交水稻的特征特性及水稻长穗颈种质在杂交稻选育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e-型杂交水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e-型杂交水稻的类型根据所含eui基因的类型,e-型杂交水稻可分为以下3种:1型,含有eui1基因,如利用含有eui1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1、TeA1、协青早eA1等与普通恢复

6、系组配的e-型杂交水稻品种;2型,含有eui2基因,如利用含有eui2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2、TeA2、协青早eA2等与普通恢复系组配的e-型杂交水稻品种;1+2型,同时含有eui1、eui2基因,如利用含有eui2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2、TeA2等与含收稿日期:2014-01-18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12108)。作者简介:倪晓超(1986-),女,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mail:nicolenxc@163.com。通讯作者章清杞(1973-),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Email:37640

7、1757@qq.com。·70·亚热带农业研究第10卷[4]有eui1基因的高秆隐性恢复系如127eR1、蜀恢527eR1等组配的e-型杂交水稻品种。2e-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2.1高秆隐性恢复系的选育[4]1981年,美国育种家J.N.Rutger首先提出将eui基因导入到杂交水稻恢复系中。之后,廖昌礼[5][6]等育成了“Grlc”材料,吴世弼等育成了“Mh-1”,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育种家Virmani将eui基因导[7][8][9]入IR50,育成了隐性高秆恢复系“IR50eui”,李和标等、孙立华等等也分别培育出隐性高秆恢复系。[10]福建农林大

8、学黄荣华等利用γ-射线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