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ID:41277769

大小:377.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_第1页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_第2页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_第3页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_第4页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子生产与经营课程论文姓名:颜寿班级:农学11-1学号:20116102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颜寿(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本文围绕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与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调节、父母本群体构建、父母本花时调节与授粉、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介绍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展;以及杂交水稻混播、机械采粉贮粉与授粉的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杂交水稻制种应向基地规模化、操作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发展。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杂交水稻制种也称水稻异交栽培[1]。从1973年

2、实现籼型三系配套后,各地组织大批技术力量对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进行研究,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制种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种产量逐步提高,使三系法杂交水稻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湖北石明松在粳稻品种中发现了光敏核不育材料,至80年代中期,全国组织水稻育种工作者协作攻关两系法杂交稻技术,90年代初期进入了两系法杂交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1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1.1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与预测技术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成败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所配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生育期相差大,使得父母本花期相遇难度大。由此重点围绕父母本生育期温光特性

3、、叶片生长特性、幼穗分化发育特性开展研究,提出了父母本播差期安排的“叶龄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播始历期差法”,并分析了3种安排方法的实用性,进一步指出以“叶龄差法为基础,以有效积温差法和时间差法作调整”的应用原则。但是,在制种过程中尽管按以上方法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由于亲本生育期除主要受温光条件影响外,还受秧龄长短、秧苗素质、肥水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常使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理想。因此,研究了“幼穗剥检法、叶龄余数法、对应叶龄法”等花期预测方法,其中“幼穗剥检预测法”简便、直观、可靠,被广泛采用,成为预测父母本花期的主要方法。父母本播种差期安排方法和花期预测方法的研

4、究成功,为保障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奠定了基础[2]。1.2父母本花期相遇调节技术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在20世代70年制种技术摸索阶段,认为父母本同期抽穗就是花期相遇。80年代初期进入杂交水稻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将父母本花期相遇的程度分为4种类型:一是花期理想相遇,即“母本头花不空,父本尾花不丢,父母本盛花相逢”,其中关键是父母本盛花期相遇。二是花期相遇,即以父母本理想花期相遇为标准,若父本或母本的始穗期比理想花期相遇标准早或迟2~3d,父母本的盛花期能够大部分相遇。三是花期基本相遇,即父本或母本的始穗期较理想花期相遇早或迟3~5d,父母本的

5、盛花期只有部分相遇。四是花期不遇,即父本或母本的始穗期比理想花期相遇早或迟6d以上,父母本的盛花期基本不遇,仅有父母本的始花或尾花相遇,甚至父母本花期完全不遇,制种产量极低甚至失收。早熟不育系与早熟型恢复系制种,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为父本始穗期应比母本迟2~3d;与迟熟型恢复系配组制种,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为父本始穗期比母本早1~2d;与中熟型恢复系制种,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为父母本同期始穗或母本早1d始穗。要使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在确定父母本播差期后,还必须依父母本的抽穗、开花特性,在父母本幼穗分化前期进行花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照父母本花期理想相遇标准,及时采取

6、协调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了父母本花期调整技术。其一,农艺措施调节法:采用割蔸再生、割叶、深中耕等措施推迟亲本生长发育,这些措施在幼穗分化Ⅲ期前进行,并配合施用氮肥,获得较理想的调节效果;对父本采用“旱控水促法”,在幼穗分化期排水晒田,控制父本发育,在中后期灌深水层,促进父本发育;对亲本实施“氮控钾促”法,在幼穗分化前期重施氮肥,延缓群体营养生长期;重施钾肥(如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促进亲本发育。其二,化学调节法:在亲本幼穗分化期喷施激素和微量元素,幼穗分化初期喷施多效唑,并重施氮肥,延缓亲本群体发育;幼穗分化末期喷施“九二0”、调花宝、花信灵等,促进亲本的

7、发育。1.3父母本群体构建技术1979—1983年,中国杂交水稻制种进入配套技术研究阶段[3]。重点对父母本群体结构的要求及其定向培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父母本的群体结构分别由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颖花数组成,在分别增加有效穗数和颖花数的同时,还探索了父母本有效穗数和颖花数的协调比例。群体结构构建的基础是移栽密度及每穴移栽基本苗数。在制种设计上,父本分2期播种,株距一般为25cm左右,母本株行距15cm×20cm,父母本每穴均栽双本。父母本行比采用1:6~10)或父本采用小双行、大双行移栽方式,父母本行比为2:(12~20)。根据恢复系生育期较长、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