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ID:9002043

大小: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4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_第1页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_第2页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_第3页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_第4页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谦先生讲课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王財貴教授講學錄音整理1993.10.24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義理組《論語》疏解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老師:這句話最重要的地方,不在於慎終追遠,而在民德歸厚,而民德歸厚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厚」字,當然也是德,但德要強調厚,這樣,這章的主題就可以把握到。不只慎終追遠,民德可以歸厚,其他的事情也可以使民德歸厚,這只是提出重點所在。總之,從這一章,就可以看出曾子這個人,他的學問態度、宗旨(即依照宋明儒學,一個成熟的大家,他一生講學有宗旨,他歸宗所在,他主題所在,就是念茲在茲,開口就是,這樣叫作講學宗旨),而曾子在《論語》中的篇章不多

2、,我們就可以大概窺出他的講學宗旨。8王財貴教授講學錄音整理1993.10.24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義理組《論語》疏解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老師:這句話最重要的地方,不在於慎終追遠,而在民德歸厚,而民德歸厚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厚」字,當然也是德,但德要強調厚,這樣,這章的主題就可以把握到。不只慎終追遠,民德可以歸厚,其他的事情也可以使民德歸厚,這只是提出重點所在。總之,從這一章,就可以看出曾子這個人,他的學問態度、宗旨(即依照宋明儒學,一個成熟的大家,他一生講學有宗旨,他歸宗所在,他主題所在,就是念茲在茲,開口就是,這樣叫作講學

3、宗旨),而曾子在《論語》中的篇章不多,我們就可以大概窺出他的講學宗旨。8曾子念茲在茲於民德要歸厚,這個民不是只就與君相對的民而言,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德歸厚。他也勉勵自己要德歸厚: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不是德要歸厚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不是德要歸厚嗎?傳不習乎,這個德就不只是私德而已,這個德是對民族、歷史、文化的擔當,也就是對整個人類的擔當。所謂的文化就是人類理性的精華,所以從文化的學習當中,求喚醒自己的理性,有心人能息息相通,這樣就是德,是大德。而德要歸厚有許多種方法,曾子從慎終追遠來說,因為這是人生的大事,在大事中最容易

4、使人反省到人生所做所為應當不應當,在這時,一個人遇到人生的大故-慎終,這終就是親人之終,親人之終是大故,面對大的事故時,他比較能把平時雜亂的心思收回來,這時刻最容易使一個人真誠的面對自己、面對生命、面對人生,也最容易使人浮現謹慎的情操,所以慎終,依周公的禮來祭祀。「遠」也是,「追遠」就是祭祀,喪禮屬於凶事,祭禮屬於吉事,所以中國的禮,很有意思,祖宗遠了,祭他的時候不是以哀悼的心,乃是以懷念的心,而這懷念的心是讓一個人精神能夠煥發,而不是精神向內縮的哀傷。所以祭是屬於吉禮,那時候不是痛哭流涕,而是開發自己的誠意與祖先相通,那是神人相通

5、。所以祭是以思為主,喪是以哀為主,祭禮是一個人面對祖先,這時最容易啟發一個人的誠,為什麼能啟發你的誠呢?因為祂是屬於幽,世間是屬於明,《易經》可以通幽明之故,幽就是深遠不可見,明就是看得見,一般日常生活就是明,陽間、陰間,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說。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祭禮時要面對鬼神,鬼神第一,不可見,須謹慎,第二,又是你的祖先,所以你有敬,祭禮最容易啟發一個人的誠敬。喪禮最容易啟發人的深情、親情。總之,這兩個合起來就是崇德報本。中國有三祭之禮,一是祭天,一是祭祖,一是祭聖人。祭禮是要啟發一個人有崇德報本之心,德,祖先當然有德,在懷念中就會

6、把祖先的德推高變成一個理想,所以孔子、孟子一遇到堯舜,那麼遠的聖人,就是一個理想,堯舜是不是真的德那麼高,這個在歷史上不須要去考證,縱使考證出來堯舜的德沒有那麼高,但是他也可以作為一個理想的寄託。那麼祖宗呢?祖宗是你生命的來由,你懷念祖宗時,大起懷念祖宗之德,所以在《詩經》裡,風雅頌,頌是祭禮,祭祀時跳舞的歌,你對祖先當然是要歌他的功,頌他的德,你難道還要去想我的祖先做了哪些壞事,讓我在這裡吃虧?五四那批人就想,我們祖先做了那些缺德的事,讓我們這一輩人吃虧,才會被西方人所欺負,這叫數典忘祖,那有人這樣講祖先呢?當然這不是他家的祖先,

7、是整個民族的祖先。頌,崇德報本最容易啟發一個人誠敬之心,所以祭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禮,讓人感恩之情可以表現出來,一方面在表現你的感恩之情時,你的德就厚了,所以一個人愈能有感恩之心,謝天謝地,謝父母,謝老師,謝一般朋友,乃至有人現在提到,要感謝我們的孩子,讓我養他,感謝我們孩子是這麼純真,讓我體會到人生是這麼可喜悅、有生機。所以這個感愈多,你的德就愈厚,刻薄的人就不會感恩,他什麼地方都認為人家不對,只有自己對,所以我們青少年沒有感恩之心,這個社會就薄、輕浮、涼颼颼,所以講一個年輕人很酷,cool,涼就薄,溫就厚,所以叫溫柔敦厚,所以一個

8、人心裡溫暖,要給人間溫暖,從那裡給人溫暖?就是感恩。對什麼感恩?對祖先感恩,對神明感恩,你看一般的鄉下,憑什麼能培養淳厚的風俗,對天上聖母感恩,到了吉慶的時候,就去感恩,雖然現在有點變質,但也還不致於要廢除,說成是迷信。怎麼變質呢?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