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ID:8993066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4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_第1页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_第2页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_第3页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_第4页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加强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则是强化税源户管理,摸清家底。对税务登记的户籍式管理则是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具体内容。征管实践证明,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首要环节是从源头抓好税务登记的户籍管理。强化征收管理的基础建设和管理,强化内外部制约机制,树立全社会的诚信度。一、目前税源户管理的现状(一)登记户数相差悬殊,税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漏征漏管户清理工作。大量漏征漏管户的存在,造成了纳税人间的不公平竞争,给税收日常征管带来不少弊端和矛盾。(二)纳税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给税源准确管理带来困难。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有企

2、业的改组改制、民营个体经济的发展等新的经济体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如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有限责任公司及相关联的分支机构、办事处经销点、承租承包企业等,这些经营机构的产生,由于是个人或者私营的形式成立的,有很大一部分又是由下岗失业人员为维持生活而进行的。这些人并没有经营经验或经营的相关法律知识,纳税意识很差,法律责任不强。同时这些企业存在着生产不规范、经营不正常、内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造成税源户管变动频繁,成立或注销不按法律手续进行,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开业不到税务局登记、关门停业不到税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让税务部门不能准确把握征税对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3、非正常纳税户(失踪户)不断增加,税务部门缺乏很好的监控机制。失踪户不断增加,给税收征管带来严重隐患。这些失踪户除了有尚未清缴的税款外,更多的是其未缴销的发票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些流失在外的未缴销发票,随时都可能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由于对失踪户缺乏必要的监控,一些蓄意偷税的纳税户,将失踪作为偷逃税款的一种手段,他们只要换个经营场所,变更一个企业名称,就可以到新的征收机关登记注册新办企业。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征管信息的传递沟通,偷逃税纳税人很容易就可以办理一户新的企业,从而使税务机关丧失对纳税人逃避原来的纳税义务的有效制约。尽管原管辖机关电脑上存储着该企业情况,但原企业已不存在,对其欠税只能挂帐,久而

4、久之,划入陈欠或死欠,而纳税人在领取新的经营许可证后,在新的征收机关又可故伎重演,以至形成偷逃税的一种新的途径。2、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显著增加,税务部门缺乏很好的管理机制。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扩张趋势日趋明显,部分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存在名不符实的情况,既不在总机构缴税,又不在分支机构缴税。一些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点多、地广,税管员掌握其实际经营情况难度大,部分纳税人藉此只报开票部分收入,隐瞒现金收入,从而导致少交漏交税款。3、纳税人变更注销登记管理脱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大量的转制改制企业的兼并、联合、分裂、资产重组、破产等情况不断出现,税务机关获取上述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税收

5、管理往往滞后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企业注销、变更登记在管理上脱节。另一方面,就税务机关内部的征管体制而言,同一征管部门中存着收入隶属、收入级次的不同,存在着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的交叉重叠,存在着国、地税局自管户与共管户的区别,使征管之间出现较多结合部、交叉部,造成了对部分税源户税收管理失控的局面。4、工商、银行、民政、税务等企业登记管理部门的信息不能共享、管理审批环节不能环环相扣,互为制约也是税源户管理失控的很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社会诚信的不断升级,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而言,政府各职能部门间要形成良好的协调配合机制,不能各自为政或政出多门。如工商部门管理经营执照的登记、发

6、放、注销,登记、办证要有依据,注销应收集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一户企业领取经营执照,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就变更或注销,因此,在变更或注销时就应提供其他相应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意见书,如税务部门的注销审批手续,证明其是否合法经营,诚信履行纳税义务。二、税源户管理失控的原因分析(一)认识上存在误区。新的征管模式包含着与传统征管模式截然不同的税源管理思路,要求我们在正确处理深化征管改革与规范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在观念上要从讲经验转换到讲规范上。一段时期以来,一个带倾向性的问题是,为追求规范统一,将传统的管户模式全盘抛弃,从而导致新模式运行中税源管理职能的缺位。目前虽已认识到对传统管理方法的吸

7、收利用,但也只是简单照搬,建立所谓的责任区和责任人,未赋予其新征管模式下新的内容和职责,有悖于征管改革的思路。(二)制度建设的不配套。目前对征税主体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要求较多,而对纳税主体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要求则较少,缺乏行之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法规制度及措施。(三)纳税主体的纳税观念淡薄。现阶段公民纳税意识较为淡薄,多数纳税人对纳税还停留在“要我缴税”及“不缴税”的阶段,各纳税主体法律意识淡薄,财务核算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