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

ID:8991080

大小:13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4-14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_第1页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_第2页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_第3页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_第4页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上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3.“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4、“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

2、,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5.赞美老师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播下文学的种子”指田老师通过上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8、“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9.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能言善辩25才学出

3、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说话好听的成语:妙语连珠娓娓而谈甜言蜜语舌灿莲花10.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11.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2.《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13.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

4、或某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演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鼓动性两个特点。14.“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是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有了这两种意志品质,学问才会有进步。15.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2516.“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17.“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18.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5、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1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20.后两句诗意:师傅就在眼前的山里,可山间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21.《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22.后两句诗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所见》写的

6、是夏季,依据是:鸣蝉;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23.带有“风”字的古诗。2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4.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①蓑:指蓑衣。扁舟:小船。丝纶:钓鱼用的丝线。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25.《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26.学会解释:①礼貌用

7、语;②格式;③理由充分。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5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

8、兴趣。5、学完这课,你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