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

ID:8990914

大小:8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14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_第1页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_第2页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_第3页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_第4页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生思维的启示1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理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呢?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再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抱怨中国的高等教

2、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其实不然。很多名牌高校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可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都是有大成就者,原因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呢?笔者总结了中国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下:1)追求个人外在的成功,即地位、财富、名气等外在可见的东西,没有出自内在品质的团队合作。现在所谓的一些团队,很少有是出乎共同的价值观,多数是出乎利益观。次级优秀只能是少数“精英”拥有。2)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有: (1)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频率,从而导致学生思想贫瘠。 (2)单打独斗,很少

3、有团队合作的意识。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遑论具体行动。 而西方(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下:1)追求“本我优秀”。“本我优秀”最核心的要素是品格和能力18(1)品格:善良、诚实、正直、爱心、毅力/耐心、自我激励/积极主动等 (2)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理性决策能力、科学和技术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李亚,周侠2007:51-53)。就中国目前的形势而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社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较量

4、,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的竞争,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面对各有千秋的中西方教育,我们需要深刻了解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能够顺应潮流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对学生的思维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启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并很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比较一下这些差异,并从这些差异中找出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学习的做法。 182

5、中西方教育核心理念的启示教育,千百年来,俨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2.1中西方教育理念的文献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很多中国人开始反思中西教育的差异。有人主张教育西化;也有人主张回归传统,一方面,他们认为传统

6、教育中有很多西方缺乏的宝贵东西,另一方面,他们觉得中国人应该认同自己的传统,否则就会出现认同危机。诚然,中西方教育思想与实践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要触及到的就是道德教育问题。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早在1997年就指出,21世纪的道德教育要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詹万生2006:37.)。他还特别强调,“历史,尤其是近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固守旧有传统,不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难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样,吸收外来文化,如果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

7、思想,也难以被国人所接受。在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由于种种原因,其强调的侧重点和教育理念18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国偏重“义”,西方偏重“利”,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对理想的追求,对气节的崇尚,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高层次追求和自我内在价值的自觉显现。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不能没有这种高尚的追求和品德,它是心灵净化和升华的有力手段(詹万生2006:6)。西方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奉行快乐、幸福的人生观和提倡享受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中西结合的教育要把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广东商学院的陈

8、汉来教授在《中西方学校主体性教育比较》中,对中西方学校主体性教育内容、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研究。众所周知,我国的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效性一直不强,如何克服我国教育的主观性、随意性?把教育理念纳入到科学化轨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近年来,我国的主体性教育,才刚刚开始出现雏形,现在正在摸索中前进,必需借鉴国外的经验(陈汉来2007:46-48)。常州师范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