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90586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中华读书报沈志华教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沈志华:中国51年接受联合国提案朝鲜停战最有利(2009-12-139:31:53) 来源:网易历史 打印本页 沈志华:1950年生于北京,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科,1994年)、《朝鲜战争揭秘》(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2003年)、《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师大,1999年)、《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广西师大,2002年)、《苏联专家在中国》(中国国际广播,2003年;新华,2009年)、《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2、新华,2007年)、《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科文献,2009年)等;主编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关于苏俄历史的专题研究》(社科文献,2009年)等;另编辑出版档案资料集多种。 原题:一个人与一段历史的冷战 推开北京大学历史系二楼一间小办公室的门,霜染双鬓的沈志华正坐在大办公桌前。头发很厚,脑袋很大,声音是低沉的,眼睛里放着光。沈志华的相貌、表情和气质都很平整,看得出豪迈,看不出坎坷。可见,人是不可貌相的。 沈志华多年的研究聚焦于冷战史,而他本人的生平,恰恰是他与时代和历史的一场持续冷战。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作为一个革命
3、家庭出身的孩子,沈志华似乎理所当然会有灿烂顺溜的人生,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从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小学,到北京四中,他成绩优秀,一帆风顺。初三时开始文革,他是响当当的“红五类”,早早参加红卫兵大串联,六次出游,跑了大半个中国。1968年作为在校生应征入伍,避开了“上山下乡”。在部队,沈志华是海军航空兵,有技术、有文化,受重视,春风得意。 1971年,命运给了沈志华第一次打击。他正准备入党、提干,却突然被宣布复员。多年后他才知道,是一个与他根本就素昧平生的中学生,信口说他是“五一六”分子,还打死过人。“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于是如此处理。 复员到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后,沈志华当上了锅炉车间的
4、检修钳工。消沉了一段时间后,他振作起来要当工农兵学员。近两年的时间,他每天坚持自学三四个小时,练习本摞起来比椅子高。他一直偏好数理化,立志当科学家。1973年的大学招生增加了文化考试,沈志华数学考了满分,成绩是全考场第一,清华大学负责招考的老师专门到厂里给了他承诺。谁也想不到的是,辽宁出了个白卷先生张铁生。清华后来录取了一名起重工,四门功课加起来15分。这是沈志华人生遭遇的第二次打击。如果说上一次打击使他因悲痛而消沉,那么这一次,他则是从愤怒转向思考。沈志华将数理化课本和练习本付之一炬,立志改学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要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生活!人生第三次
5、打击来得很突然。沈志华有一点不像他父亲,他不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这给他带来了厄运。就在他调任厂党委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成为“优秀理论教员”,即将入党之际,1976年3月,他被捕了,罪名是“散布政治谣言”。在狱中,沈志华逐字逐句研读《资本论》,直到唐山地震,在公安部工作的父亲才出面让人放他回家,回到工厂。他看了不少“灰皮书”,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朱可夫的《第三帝国的兴亡》、《马歇尔报告书》、《隆美尔战时文件》等。书中记述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教科书说得不一样,这让沈志华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他想通过学习历史来搞清楚。文革结束了,沈志华却因为政审原因不能参加高考,北
6、京市公安局不给他平反的理由是,他们根本就没抓过沈志华,没有他的案卷材料,如何办理平反手续?几经辗转争取到“历史清白”后,正好赶上1979年,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系第一次招生。经过一番努力和波折,沈志华考取了。读研究生的几年是沈志华的快乐时光,他的专业从非洲社会主义转向苏联史,后者成为他一辈子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他如鱼得水,不到三年时间,就在《世界历史》、《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史研究动态》上发表了七八篇论文,其中一篇关于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论文还被《人民日报》摘要转载。1982年5月,沈志华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新经济政策与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正准备提前答辩。人生第四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打击
7、从天而降。1982年,他因为与一个美国女博士生的交往,再次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绝望和怅惘后,他终于镇静下来。在牢房里,他想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学术。他决定将三万字的硕士论文扩充成一本书。没有笔,他从《列宁传》里得到灵感,把牙膏皮撕开、铺平、擀薄,搓成一个卷。牙膏皮含铅,还真能写出字来,只是笔划不明显。就这样,沈志华用两个月时间在《列宁选集》的边角空白处完成了大纲。它后来成为沈志华的第一部专著。在北京第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