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

ID:8985982

大小:9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1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_第1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_第2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_第3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_第4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祥禅电子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讲于台北巿太平洋联谊社任何一种有系统、有义理的文字,都是由外举决定内涵的,经典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了解了这一部经典的标题之后,也就会了解它的旨趣了。这里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经名解释般若:查字典注音为班若或钵惹,实际上应该读成钵瑞。这种发音是不是很标准呢?也不然,因为唐朝时代「般若波罗蜜多」的读音是「巴尼亚巴拉咪达」,这个音译跟梵文的原音是相吻合的。懂得梵文的人,他不会念钵瑞,而是念「巴尼亚」。般若的基本含意是智

2、能,其所以不翻译,是因为它虽然可以翻为智能,但跟我们通常所谓的智能,在程度上是有差距的。我们说某人很有智能,那仅只是指他那六尘所积的表层意识。这里的般若并不仅是指表层意识,而是指心的原态与共相。既然找不到适当的中国文字来表达,干脆就不翻译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共17页安祥禅电子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加上「摩诃」两个字?因为摩诃般若是全称,只用般若是简称,只要提到般若,就一定是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即是大智能,大到什么程度?它是一切世间智能的本源

3、和实性。世间的智能,是否离开了般若呢?它虽然已经不是般若的原态,但却也离不开般若,因为「烦恼即菩提」,当我们感受到烦恼的时候,就证明我们有生命、有觉性(菩提)。如果是没有知觉的植物人,还会有烦恼吗?为什么不用「摩诃」,表示它是略称,而「摩诃般若」就是具称,就像我们讲电视机是television,如果只说T.V.,别人也懂。波罗:正确的读音是「巴拉」,是彼岸、对岸,且含有解脱的意义。蜜多:正确的读音是「咪达」,是到达的意思。我们有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有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也是简称和具称。「多」字只是在强化语气。有些人不懂

4、,平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念多了,他以为这是一句,经名则是多心经。佛法讲求一心?,哪里有什么多心经呢?这就不正确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经名的全称,意思是:透过根本的、原本的、一切智能之母的伟大智能,到达解脱彼岸之心要的经典。在基本上,我们对心经应该有两种认知:(一)借着伟大的智能,到达解脱彼岸的一种心态──法的现量的描述。(二)心经是指靠着这伟大的智能,到达解脱彼岸,这一类经典的精华、心髓。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心髓,也是借着伟大智能,到达解脱彼岸的一种心态的叙述。因此这部经在中国流传最广,时间也最长。据说,玄奘大师在取经

5、的过程中,经历过很多的危难,就靠这部经获得精神的力量,突破险阻艰辛,才能达成伟大历史使命的。我们在此只讲般若波罗蜜,而在佛教中有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共17页安祥禅电子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六种解脱法门。六种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又叫六度,度即前进、到达。这六种法门,都可以使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以六度为总纲,发为万行,即所谓六度万行。为什么这里只说般若波罗蜜,不谈其它五种?大智度论讲「五度如盲,般若作眼。」布施而没有般若波罗蜜,只能创造痴福,可以上升天堂,福报享尽依然堕落

6、六道,那是不究竟的。为什么这里只说般若波罗蜜?因为般若波罗蜜,既是解脱的必须条件,也是解脱的足够条件。般若波罗蜜涵摄余五度,自然就具足了六度的功德,有了般若波罗蜜,再行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的时候,当下离能所、泯理事、三轮体空、不种因、不造业、直证解脱。如果离开般若波罗蜜,他所行的只是人天小道,只能为来世造福,而无裨于解脱道,所以般若对解脱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二、般若性质般若,又可分三种性质:(一)实相般若就法的实性、法的实相来讲,叫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法的现量和证量,佛法身的当体。(二)观照般若虽然在观察,但不是用分

7、别心,不是用第六识,而是用般若。用第六识,叫做取相分别,用般若则对境不起认同心,所以叫观照;而观照般若就是用般若观照实相的当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共17页安祥禅电子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第17页古德说:万事万物,凡夫执实谓之有,二乘分析谓之空,菩萨眼见菩提,眼见佛性。眼见佛性,你说什么不是佛性?如果用观照,那不用分别,当体即空。所以我们可以了解:般若不但是实相的本身,也是一种眼见佛性的观照法门。(三)方便般若所谓「舍方便无究竟」,说到真理的究竟处,是无法开口的。否则,有你能听,有我能说;有能知的你,有所知的法;

8、这与不二法门岂非南辕北辙?所以谈到真正的佛法,没有你开口的余地,才一开口,早已不是真实的佛法了。但要启发人们的觉性,是需要一把钥匙的,这就是方便。例如:文字般若;文章写得称性,让人读后茅塞顿开;说法辩才无碍,使听者断惑、除疑、走向光明之道,这都是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