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

ID:8982634

大小:22.5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14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_第1页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_第2页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_第3页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_第4页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事律师”眼中的医患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每一起“杀医案”杀死的不只是医生,每一起这样的案件都会“杀”掉更多人医患冲突愈演愈烈的一个不能不提的原因,就是国民科学素养的缺失———专访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常委、“医事律师”李惠娟李惠娟,女,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常委、律师,系统地接受了医学和法学的双重教育。为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等团体、各种学术会议等进行过专题讲座约700余场。她曾代理了震惊全国的“哈医大实习生被杀一死三伤案”“北京一日两医生被刺案”“包头急诊医生被杀案”“安徽医大二院护士长被杀一死四伤案”等代表性案件。11月21日凌晨,接受完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后,李

2、惠娟表示还有媒体在等着采访,看来她还得忙上好半天。最近这些天来,除了像以往一样奔波于全国各地,忙于讲课和代理的医疗官司外,她集中接受了大批媒体的采访。在她看来,这些工作同样重要,因为这些年来所接触的医患纠纷案件,尤其是代理“杀医血案”的经历让她愈发感受到医患关系亟待改善的严峻现实。在如今这个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如果被“标签化”思维和一股戾气所裹挟,那最后受伤害的不仅是我们以“看客”身份围观的受伤流血的医者,还有患者以及“准患者”,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个人。本报记者李家伟/文“医事律师”的忙碌,是深深的悲哀记者:作为一名律师,您是如何成为一

3、名“医事律师”,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呢?李惠娟:我与“医”有缘:我先学医,后来由于兴趣又正好赶上恢复律师制度后的发展时期,就在近30岁的时候学习起了法律,并在1995年考取了律师执照。对我来说,与律师业务中其他专业知识相比,医学专业尚属稍有知识储备,尤其我从三十几岁才入行从事律师工作,选择较为熟悉的医学领域开展工作还可以“避难就易”。鉴于与医学的渊源,律师业务中接触涉医的案件自然较多。我觉得,自己为医者、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义不容辞。至于“医事律师”,那是我在微博认证时自己的一个“符号”,因为我并非只为、医生代理案子,我也为患者代理甚至无偿援助。同时我目

4、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以及医学团体、各种医学学术会议等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也全部围绕着“医疗安全”“医患沟通”等。所以,所谓“医事律师”,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涉及医学的法律事务。记者:最近这些天您是不是特别忙?李惠娟:是的,主要是温岭事件后诸多媒体的集中访问。近些年里,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纠纷越来越多。说句实话,这种“忙碌”在社会层面反映的是深深的悲哀。因为这“忙碌”意味着医患关系恶化,信任体系遭受了破坏,频频发生的震惊国人的“杀医血案”便是极其严重的例证。代理一宗宗这样的案件,就会对医患关系亟待改善的现实有更直接的了解,进而产生的沉

5、重感、紧迫感促使我不断接受媒体采访。我就是想借此发出声音,让更多人听到:医患关系恶化会两败俱伤,每一起“杀医案”杀死的不只是医生,每一起这样的案件都会“杀”掉更多人,那就是无辜的病人、“准病人”,更可怕的是,受到伤害的人到底有多少?究竟是谁?会不会落到你我头上?我们都无法确定。目前的医患沟通是要么不沟通,要么“沟而不通”记者:在您看来,造成目前医患冲突如此激烈甚至不断发生极端案例的原因是什么?李惠娟:我在讲课时多次提到,我们目前的医患沟通是要么不沟通,要么“沟而不通”,无法令患者形成一条理解———选择———确认的链条。造成这个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时间

6、不够”,我们的医生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已经超出了负荷,这在那些大城市的,尤其是“名院”里体现得更为明显。除了没时间,医生在方法、技巧上做得也并不尽如人意。而如果没有了诚恳、用心、有效的医患沟通,就会埋下许多隐患。另外,医生为什么负荷这么重呢?这就又涉及到我国目前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越是发达地区,越是“锦上添花”,医疗水平较之其他地区要高,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像我代理的一起“杀医案”,病人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大城市”,找“大”。在此过程中,他所遭受的每一个艰难、每一次挫败,都会在他心里积聚、搓火。到了,结果提供的服务又不能令他满意,比如,怎么只给

7、我看了3分钟?他不知道“每人只看3分钟”并非医生个人造成的,其实最不想这样的是医生。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国民科学素养的缺失,其中包括对医学缺乏常识性的了解,“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之类的期待与医学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为每个人的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医学永远只能是“遗憾的科学”。当一个“千里迢迢”赶到大就医的患者,最后花费巨大却未能取得预料中的效果,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他自身所拥有的科学素养又无法令他正确看待;而此时他又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没有相应的保险机制救济,更没有社会慈善义工来帮助。这时,这个人所有的怒火、无奈、悲

8、哀、绝望等负面情绪都会倾泻到这个链条中处于末端的“医生”身上,于是便有了骂骂咧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