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

ID:8981841

大小:25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14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_第1页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_第2页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_第3页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_第4页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所属领域:区域经济学     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范剑勇上海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内容摘要]本文从地理维度估计了中国现阶段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我们发现:1)中国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国,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仅为0.12%和0.057-0.061%;2)相对于西方国家的集聚效应在地区间差异较小,中国集聚效应在省际间的差异非常大,沿海地区和湖北、新疆的集聚效应明显领先于其它地区;3)中国非农产业的空间外部性达到20-30%,大于高于西方4-5%的水平;4)通过集聚效应影响地区收入差异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累积性。从上述

2、结论中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必须避免对效率的损害,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键词: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工资JEL分类号:J610,R190,R230一、引 言 本文应用中国案例来探讨产业集聚对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新古典经济理论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并忽视了空间因素。从这一假定出发,如果忽略掉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非均质性,那么现实世界将变成“无城市的世界”。这种生产方式使得每个地区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或无城市状态(Krugman,1991;Fujitaetal,1999)。非常明显的是,这与现实世界中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飞速发展的事实相矛盾。如果排除自然资

3、源等因素外,在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外部性是关键性的因素。这种外部性一旦产生并通过累积循环机制可以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与锁入效应(lock-ineffect)。而外部性的宏观效应体现为地方的劳动生产率、人均GDP或工资的提高。本文正是从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影响上入手阐述现阶段地区收入差异产生的内在机制。从劳动生产率、工资入手理解地区收入差异具有明显的益处,一方面地区收入差异一般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首先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工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探讨劳动生产率产生差异的机制,可以对地区收入差异的成因窥见一斑。改革以来,中国的地区间收入差异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

4、期有短暂的下降后,进入持续上升的变化轨迹,至上世纪末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地区差距最为悬殊的国家之一。同时,从已有的研究文献看,1995年以来制造业的空间调整与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对地区差距持续扩大产生了持久的推动力,范剑勇、朱国林(2002)发现1995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地区差距扩大的贡献达到65%以上。也就是说,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是地区差距扩大主要的产业原因。我们需要研究的是,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劳动生产率、进而对人均GDP产生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对于解释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收入差异,一般说来有如下分支:自然资源差异说、人力资本差异说、基于技术与资金外部性的集聚效

5、应。本文主要着眼于集聚效应研究,衡量产业集聚本身大小的指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非农就业人数,将集聚效应量化为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或工资的影响上。17地区间的人均GDP差异非常大,早在1999年其基尼系数就已达到0.39(范剑勇、朱国林,2002)。但是,非农产业的劳均GDP比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地级市为观察单位本文的地级市是指辖县意义上的115个地级市和15个副省级市,其中地级市包括下辖的区、县及县级市。,最高10个地级市的非农产业劳均GDP是最低10个地级市的13倍。而在美国或欧洲,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劳均GDP在地区间的差异远远低于中国,如在德国,1986年最高5个地区

6、的劳动生产率是最低5个地区的1.4倍(Ciccone,2002)这里德国的地区,是指Nuts3意义上的,相当于中国的县级水平。,美国在1988年最高10个州的劳动生产率是最低10个州的1.22倍(CicconeandHall,1996)。就工资而言,中国最高的10个地级市非农产业工资是最低10个地级市的2.48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除了自然资源影响外,由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影响有多大?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首先,集聚效应在中国是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0.12%,工资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0.057-0.061%,尽管这一水平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其次,中

7、国广泛存在空间外部性,而且这一外部性明显强于欧美国家,印证了现阶段“地区低专业化、产业高集中”的产业分布状况(范剑勇,2004b);第三,集聚效应在中国各省份的差异是巨大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依次向西部地区减弱,这一发现明显有别于欧洲关于德国、法国、意大利与英国的集聚效应大小没有地区差别的结论。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就理论、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与中国国内的实证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并指出本文研究在这些文献中的地位,第三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