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ID:898177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_第1页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_第2页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_第3页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_第4页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禽之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姓名:许王锡学号:20091202096班级:09级汉二A班序号:43摘要:“人禽之辨”是孟子性善论体系的起点,对“人禽之辨”的理解关涉到对孟子性善论之“性”的真实含义的把握。“人禽之辨”突出地表现于孟子与告子在《孟子·告子上》中的一段辩论中。一般的观点据此认为孟子论“性”,区分了自然本性和道德性,而孟子是以后者论人之“性”,但对于前者,孟子并不排斥。因而,似乎可以说,在自然本性上,人与禽兽是相同的;而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在于道德性,人可以被定义为道德的动物。但这种理解是不符合孟子的本意的。孟子从人之真实存在出发主张“性善”,人禽之别贯穿其中。一方面,孟子主张人具有先

2、天的价值根源——“本心”,其直接、当下的呈显即为“四端”,“四端”是人内在的“不安、不忍”等情感,此“不安、不忍”之情,已经超越了人之利欲计较而本然地指向于善。因为它是人所本有,人人皆有的,所以是人之善性的本根;因为它只是内在的驱动力量,并未有实际的道德行为,只是萌芽和起点,因而德性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关键字:人禽之辨自然本性孟子价值支撑动物性人的自然本性有价值则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对于如何重新整治社会,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主张,浴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人们关注人类自身并且进一步探讨关于人性的问题,由此形成性善,性恶,性有善有恶等观点派别。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从

3、“人禽之辨”的角度切入,突出人的本性是善,强调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进而在“圣我之辨”中,主张“圣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重新诠释了关于人类的最高的人格价值标准。孟子首先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他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人禽之辨”突出强调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人禽之辨”的研究中,孟子首先提出“类”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有着“类”的不同:“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至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类也。”《告子上》。例如人类,圣人也是和一般人同类的人,:“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

4、焉,目至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在世界上的众多类别中,人类与动物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和自然属性,因而孟子首先要选取人类与动物进行比较,其重点是突出强调人类与动物之差异,表达其明晰的人禽异类观,从而肯定人的价值存在,“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告子上》。但是,人类与禽兽共同特征居多,差异仅仅是很少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清代学着焦循在《孟子正义》中注释此句时指出:“饮食男女,人有此性,禽兽亦有此性,未尝异也。因此心之所知存之,则异于禽兽。”《

5、离娄下》标志着人之异于禽兽的“几希”是孟子在孔子的“仁”的思想基础上对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内容,而且包括敬、忠、勇、恭、宽、信、敏等德目。孟子关于人之为人的本质通过“人禽之辨”一步步展开,他分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类具有伦理道德,所以“最为天下贵也”。“最为天下贵”亦指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人禽之辨的这些基本的内容,站在我们今天的历史位置上审视,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农业文明,事过境迁,其中有它的已经死去的和缺弱的部分;另一方面,也有仍然活着的、能超越具体历史情境的成熟的、理性的因素,可以转化为、榫接上现代

6、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活实践。简言之,儒学文化或儒家传统仍然具有现代价值。这种价值在我们国家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显现出来,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上作出观察。无疑地,儒学文化或儒家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及其回应现代性社会问题的能力,应是这种价值的最重要、最鲜明的表现。在这里,我只是对此提出一点粗略的、不成熟的看法。在我国这样的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功能,我以为一是提供动力因素。中国现代化是属于外源性的后来者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即先行进入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压迫下困难地进行的,必须有一种巨大的、不竭的、能灌注到社会各层面中去的动力,才能带动、支持这个进程,这个动力就是“中华

7、民族的复兴”。构成这个动力的主要因素——对国家的伦理认同、社会责任意识、勤勉的品质,都是从个人对家庭、国家之伦理共同体承担有义务责任的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和生活中发育出来的。二是提供秩序因素。现代化进程是一复杂的、较长时间的社会转型过程。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保证这一进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儒学文化传统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义利之辨”的道德观念,对作为社会秩序之核心的国家权力、权威重心的形成,和转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