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81021
大小:2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3
《二轮学案一突破传统文化常识的困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许中学高三语文优生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制:朱孝伟 编审:高三语文备课组 日期:一、突破传统文化常识的困局4大许中学高三语文优生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制:朱孝伟 编审:高三语文备课组 日期:一、学习目标:1.熟悉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增加文化积淀。2.如何在应试时突破传统文化常识的困局。二、一轮诊断:1.病症:(1)选择类不知从何入手,反复斟酌依然没有头绪,最后只好随意选择。(2)表述类审题不清,给出的答案经常是“文不对题”,自说自话。2.病例:(1)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2009安徽)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桃李满
2、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学生答案:新春对联——上联:翠柳迎春春绣锦下联: 桃李满园座凝香 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芝兰绕阶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案例分析:对联最大的特色是对仗。对联一“翠柳”为偏正名词短语,“桃李”为并列名词短语,不能对;同样,对联二“芝兰”与“黄牛”不能对。另外,“春绣锦”之“锦”应为缤纷之色,而“翠柳迎春”颜色单纯;“千里绿 ”又远非“芝兰绕阶”所能达到。该答案一未能对仗,二未能仔细揣摩句意。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桃李满园春绣绵芝兰绕阶座凝香。(每联1分,全对给分)(2)下列交际用语不得体的
3、一项是()(2014江苏卷)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头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学生答案:A案例分析:“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是“我校”的意思;“躬临”为敬辞,称宾客来到;敬谦失当。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语言得体,涉及了古代文化常识(敬谦词及“古稀之庆”等用来表示不同年龄的词语),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交际的目的、对象、场合等来进行得体的表达。3.病因:(1)相关知识的积累不够,缺乏
4、常识性了解。(2)平时缺少系统性训练。(3)做题时缺乏语境意识与审题意识。三、二轮对策:1.常见题型:选择题或表述题。以挂连古诗文、民俗文化、其它文化常识等形式出现。2.复习诀窍:(1)古诗文:①熟悉古诗类别、分类依据;了解律诗、绝句、词、曲的基本常识,尤其注意律诗与绝句的押韵、对仗等。②关注文化经典等。4大许中学高三语文优生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制:朱孝伟 编审:高三语文备课组 日期:(2)民俗文化:①掌握对联的特点及禁忌;熟悉对联的种类:春联(节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文化联、景观联、谐趣联等。②关注传统节日及相应风俗习惯。③其它喜闻乐见
5、的民俗文化,如谜语、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和歇后语)等。(3)其它如人伦、交际、礼仪、人文等常识。(4)经常回顾做过的相关题目,总结归纳问题所在,提升答题水平。3.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角度,链接相关的知识、调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2)注意揣摩、吃透语境,寻找与之匹配的选项。带入验证,检查是否正确。(3)表述题要养成回读的习惯,再次审查是否合乎语境,表述是否清晰明确。四、突破训练:1.右图是两副吟咏郑成功的对联,请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最适合的选项()(2014台湾卷)甲、方知海外有孤忠乙、称名则妇孺皆知丙、敢向东南争半壁丁、举目有河山之异2.班
6、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________________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A、材料放映出一种什么现象?4大许中学高三语文优生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制:朱孝伟 编审:高三语文备课组 日期: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7、因是什么?3.写出你对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反思所得。要求:依照示例,先引用一句熟语或名言警句,再简要地阐明你的看法。 示例:熟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一贯正确,说错了,改了就好。 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反思:——4.下引各文句,据文意判断其学派归属,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2009台湾卷) 甲、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乙、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